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8、虎踞 (第3/3页)
琅琊,便遭行刺,也不知吾等此行,吉凶如何啊。” 闻言,王典亦是面色一垮:“少年人难免志骄气胜,大哥,他该不会迁怒吾家吧?” “父亲,叔父,且放宽心。”王祥劝慰道:“天公将军能有如今功业,虽然年轻,却定个是有见识的,应不会如此!” “唉,但愿吧。” 当马车突然停下来时,三人心知到了目的地了,便同时闭上嘴,心事重重向着那座熟悉的府邸走进。 “士荣兄?” 被一群虎狼之师半是陪同半是监视地带进大堂,王融一眼就看到了如今的颜氏少主,号称复圣二十三世孙的颜敫,至于剩下的人数虽不少,却都是些妇人,要么泪痕未干,神情哀戚,要么现在都还哭哭啼啼的。 战国至东汉末七百余年间,颜子后裔人丁并不兴旺,从颜回至二十二代孙颜亮均记为单传,直到二十三代孙的颜敫才打破规律,生下二子,即颜斐、颜盛。 当然,复圣的名头再大,终于不可能跨越光阴的长河来抵挡兵锋之锐,所以此时的颜家人尽都半跪在地,显得很是狼狈,再无往日的雍容华贵,名门气度。 不过看到这一幕的王融,心头却是一宽。 连颜氏如今都还没遭屠戮,甚至连牢狱之灾都没受到,那他王氏自然更没什么危险了吧? 只是,为何不见如今的颜氏家主颜亮呢? 正诧异间,却见吴胜已带着一名老者从后堂走了出来,看到王融登时眼前一亮,笑呵呵道:“王家老爷也来了啊,正好,将军和颜家家主已谈妥了,到你了,且随我进去。” 谈妥了? 这话让王融心里一个咯噔,又看了眼颜亮,虽然表面上衣冠整洁,神色平静,似乎这一夜来并没遭受到什么拷打,只是眼神却有些晦暗,再无往日的神采奕奕,不由若有所思。` “王老爷。”见王融在那发呆一般,吴胜冷哼一点,不阴不阳地嚷了句:“可不好让将军等候太久啊。” “将...少校见谅。”形势比人强,王融连忙拱手:“吾之过也,有劳带路。” 正欲踏步前进,却见吴胜又看了眼王典和王祥,道:“他颜家香火稀薄,就一个男丁,你王家难道也是这样?” “为何就你们三人到此?” 王融和弟弟儿子对视一眼,硬着头皮答道:“吾尚有一次子,吾弟两人,一人尚无所出,另一人如今远游,尚未归家。” “这样吗...”吴胜看了眼一旁的谋士,见他微微点头,便道:“那行吧,且随我来。” ...... 穿过游廊的时候,虽然看不见多少侍卫,但王融三人依旧能感觉到无处不在的目光,每一道都带着警惕和探询。 而当他们被吴胜带进雅室前,在那扇大门前,王融本能般地停下了脚步,再一次整了整自家的衣冠。 一进屋子,王融三人的目光便不约而同地看向右方,似乎整个雅室的光线,都集中在了这一处,让本该敞亮的雅室竟有些阴森起来。 那里,正有一个身穿黑色绢衣的少年扶额坐在书桌上,紧紧盯视着一方书简,即便此时并非站姿,依旧让人能感觉其身材高大,气魄雄浑。 不知为何,此时的少年仅仅微皱着眉头,便让整个房间有了莫名的压抑感,如吴胜者尚且屏息凝神,大气都不敢喘下,至于王融三人更是同时觉得脑后有森然的寒风不断拂过。 “随便坐吧,王家老爷,还有另外两位。” 王政随意地摆手示意,他倒不是在摆架子,下马威这玩意,做一次便够了。 只是说来也巧,便在方才,他正好收到了潘璋派信使传来的一条消息,那个书简出现了某个极度熟悉的名字,令他有些头疼。 而和这个相比相比,本该是琅琊此行目标的王氏和颜氏,以及原本的正事,与世家望族谈判,突然都有些无足轻重起来。 真是不让人消停啊...吃瓜子的犀牛的骑砍三国之御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