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徐州攻略(一) (第1/3页)
12、郓亭 因为行军的线路不能离开水源太远,王政大军这些天来一直沿着河流前进,路线大致呈一个波浪形。 而凛冬之时江河结冰,湖溪断流,中间凿冰取水等等又要耗费许多,加上顾及辎重车队等诸多因素,队伍的进速一慢再慢。 当行到了泰沂山脉最外围山峰时,张饶和潘璋结合队伍一些长者的说辞参照推断,此时已是正式进入了徐州琅琊国的地界。 若从临淄出发时算,这已是大军开拔的第二十三日了。 估算了一下进程,再看了看天色,王政审视适度,下达了扎营命令。 按照王政的要求,大军尽可能寻找了平坦的地方,开始各自放火烧林。 当然,放火烧出空地也是有讲究的,不然万一引发山林大火,把自己的一万人马烧进去,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随着地面烧成白灰,不仅踩上去坚硬了很多,铺上一层干草或者树枝、在上面垫了被褥后,入夜后睡上去也会暖和一些,不至于受潮。 简易的营盘就绪,更多的天军忙碌起来。 大队的天辅军们挑着木桶去一里多外的溪水中取水,还有专人伐木砍柴、平整营地搭建帐篷、巡查明火、烧水造饭…… 作为一个穿越者,截至目前王政给与手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科普,便是严禁饮用生水。 多渴都不行,必须取水烧开。 就是靠类似这些从起兵时就规定的、很多人完全不理解的严苛规定(如无论敌我双方的尸体都必须立刻就地掩埋等)。 加上系统加持后的体质增强,自起事至今,他的队伍倒是免去了此世大部分其他军队常会苦恼的疾病之扰。 据说曹操赤壁之战的败因之一,也是因为北方兵在南方水土不服,曾出现大面积的yi情。 ...... 帐外一片忙碌,热火朝天。 帐内王政与一众将官则同时凝视着一张地图,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前方是郓亭?” 望了眼张饶,王政问道。 “禀将军,正是。”张饶恭恭敬敬地回答,同时一脸的感慨万千。 “郓亭正是我青州往徐州的必经之道,既见郓亭,东莞不远,琅琊亦已踏足于脚下了。” “琅邪国县五十一,沭水出琅邪东莞西北山,这么看是这个方位没错。”于禁在旁也补充道:“据史载是郓亭正好东面临靠一处天然铁矿,昔日春秋鲁国正因此而建城。” “此话当真?” 王政讶然抬头望向于禁,见对方思索了片刻,似在回忆,随后又肯定地点了点头,王政想了想道: “既然如此,等会通传全军,咱们今夜稍作休息,明日先取郓亭,随后休整一日,等年后再再图琅琊。” 之前如此急不可待的出发,如今到了琅琊怎么又按兵不动了? 天军众将面面相觑,随后看着王政望向东面,登时恍然大悟。 也对啊,凛冬赶路已是让自家队伍勉为其难地撑了下来,若是再去攻城,确实不太适合。 何况天军起家起来虽然相比其他黄巾军在装备上没那么匮乏,但比起官军也一直是劣势方。 郓亭既然有铁矿,正好趁机开炉锻铁,把军队的装备提升一二。。 郓亭这样的小城半日可下,而天军粮食充足,边上又是沭水河流,水源也不缺。 他们完全可以在这处暂时休整一段时间,趁机练兵。再等冰融雪消,春暖花开之时展开攻势,似乎更为妥当。 “将士们确实要修整一段时日来恢复怨气。”徐方沉吟了会,道:“只是这样,难免就失去了攻其不备的优势。” “攻郓亭如当日赵县一般。”王政胸有成竹地笑道:“只需不放走人,那琅琊的官军们也只是知道有一伙贼寇入境而已。” “不错!” 潘璋附和道:“我大军不足月旬从临淄奔赴此地,凛冬道路难行,风雪弥漫,却也正好一路上掩盖了我大军行迹,短时间内确实能隐蔽我等的真实身份。” 王政颔首。 其实他还有个想法。 徐州原本势力自不消说,早被曹操屠戮地元气大伤,便是发觉,其实也是无碍。 而按照时日推算,曹操和吕布在濮阳如今也正斗的激烈,便是等上月旬也没什么要紧。 正好给出时间发酵,让他们彻底斗到两败俱伤的时候,自己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攻略徐州了。 这个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