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_第二三二章 要俩港口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二章 要俩港口吧 (第2/3页)


    朱靖垣看到牛鉴送来的消息,明显有些惊愕:

    “不要人口?要求我们不能驱赶当地人?

    “我从西部吃地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赶人吗?

    “不让我赶人,我还从西部吃地干什么?”

    朱靖垣的思维和办事逻辑,其实就是争夺生存空间。

    一块土地上,生活的是大明的百姓,这块地才是大明人的生存空间。

    如果土地虽然属于大明,但是上面生活的人却是泰西人,那不还是泰西人的生存空间?

    如果以后这个世界的社会文化发展逻辑,以后会逐步与上辈子逐步趋同的话,那这帮西夷以后会不会闹独立?

    然后再给自己搞出来个白人的命也是命运动?

    在朱靖垣看来,消失的泰西人才是好泰西人,所以朱靖垣一直习惯于要地不要人。

    再问两国要一块土地,作为这些泰西人的保留地?

    在两国的殖民地中间的俄亥俄河两岸划个方块出来?

    与其这么要,不如在海岸上要个岛屿了,学学英国人的操作。

    朱靖垣考虑了一会儿,吩咐牛鉴写电报回复英法:

    “如果英法要把当地人留给大明,那就得额外给两块土地安置这些人口。

    “我要纽约对面的长岛和附属小岛,再加上诺福克对面的切萨皮克半岛。

    “由于这些土地本来都是要给法国的,所以英国在肯塔基北部划块地补偿法国。

    “警告他们,不要在跟我讨价还价了,要么就接受之前的条件,要么接受这个条件。

    “没有任何其他的可能了,我们不应该在这种地方浪费时间了。”

    朱靖垣本来提的条件,只是本能的带着类似露西亚的大陆国家视为,直接向英法索要内陆的大块土地。

    而英法这么讨价还价,让朱靖垣又想起了类似英国人的海洋国家的操作方案。

    在大陆旁边,在关键地区,索要环境优异的优良的岛屿和半岛,作为控制和干涉对面的大陆国家的桥头堡。

    这其实就是英国人索要舟山群岛和香江地区的玩法。

    切萨皮克半岛和两边的切萨皮克海湾、特拉华海湾,以及长岛旁边对面的纽约,是北殷洲东部仅有的几个港口条件天生比较好的地方。

    别看北殷洲东海岸、南海岸的海岸线很长,但是这里却极度缺乏天然良港。

    只有东北部的纽约到马里兰地区,这块在阿巴拉契亚山脉脚下的海岸上,有几个勉强还算不错的港口,天然航道入口勉强逼近了十米。

    弗吉尼亚以南,一直到佛罗里达,甚至包括墨西哥湾北部,直到德克萨斯,这片区域的沿海地区的地形都是冲击平原。

    冲击平原海岸线多滩涂和淤泥。

    就像江苏虽然是沿海地区,但是却没有出名的港口城市。

    因为淤泥海滩并不适合建设港口。

    美国东南海岸线,绝大部分地区与江苏类似,但是情况又更加的恶劣。

    它的海岸线大部分都是“潟湖”海岸。

    河流从陆地上冲刷下来的泥沙,在相对适中的潮汐力度的作用下,在海岸线外部堆积,形成一道天然的“沙坝”。

    沙坝不断扩大增厚,最终将内部的水域与大洋隔开,形成了位于海陆之间的潟湖。

    潟湖在地形上属于湖泊或者沼泽,在大比例尺的地图上会被视为陆地。

    所以美国东南部海岸线看上去似乎非常的平滑。

    不像浙江、福建、广东的海岸线那么的蜿蜒曲折。

    但是在卫星地图上放大了看的时候,就发现海岸线里面到处都是潟湖。

    这里看上去到处都是口小腹大的“小海湾”,可能会有人以为这里到处都是天然良港。

    其实恰好相反,潟湖海岸非常不适合建设军港。

    潟湖水非常浅,两三米都算是好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