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47 (第2/2页)
日后太子就不用那么费心的琢磨乾封帝的心思了。 而赵秉安也得为他将来的仕途打算,等明年科举结束,不出所料他会留在翰林院,而通政司与翰林院的大部分职能是交叠的,届时他要谋划一些事情还少不得要仰仗这位文大人呢。 “可那封契书……”那是他唯一的把柄,文濂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如何拿回来。 赵秉安摸着杯沿,对这位的得寸进尺有些无奈,“早就入京了,想来东宫几日之前就该收到了。” 一口气久久呼不出,文濂的脸色说不出的灰丧,他这算是被绑上了船,下不去了吗…… “时辰不早了,布政使司衙门估计正在寻您主持今夜的鹿鸣宴,明诚就不久留您了。” “拢住河北官场,你可别玩崩了。”陇西那些世家不是省油的灯,永安侯府这小鬼真的降得住他们吗,东宫对这批投诚的官员又是什么态度,文濂觉得自己回去都得再好好琢磨琢磨。 赵秉安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收到了这条警示。他又不傻,怎么会为他人做嫁衣,河北官场的变动他寸功未贪,案件真相如何皆在递往东宫的书信中。 太子不是傻子,水至清则无鱼,官场滑不溜丢的人永不会讨人喜欢,河北这一半势力足以让太子对考场中的失职充耳不闻。王图霸业,哪朝哪代不得牺牲些东西,区区十几个士子,换他对北疆的主动权,这买卖,稳赚不赔。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太子对自己都狠得下心,况乎其它。 第165章 衣锦还乡 今夜鹿鸣宴一结,河北的秋闱就算完满告终了。 赵秉安已决定好回京的时间, 分家之中同归之人也早就安排妥当。此次中举的十几个小子全投入国子监苦读, 静待下一科会试, 自家人也都知道自己是什么半吊子水平, 谁也没轴着要急哄哄的参加明年的会试。兵马司两个指挥使的缺已经早早入京了,兵部半年述职一次,他们要是此番错过了,就只能等明年初春再入职了,以兵马司的行情,恐怕到时早就被抢光了。 文濂现在在北直隶就是甩手掌柜的,在几大衙门之间根本插不进去话, 此次主持完鹿鸣宴, 就算是他履行完主考官的最后一项职责了。 鹿鸣宴, 从另一方面来看就相当于中举士子的交际场。主考官若能碰上自己的赏识的士子,那纳入门墙内,坐实了师徒名分的也不在少数。可惜文濂此番却没有收徒的兴致,他瞧着赵秉安周旋于河北高官之中, 心里时时都悬着一根弦。 陇西大小士族最近躁动的厉害, 尤其是凌家,自从收到东宫的回复后,那是一刻都不得消停,死缠着赵秉安,恨不得让他把六部九卿紧要的位子都许下来,可现实是京中实职早被诸位阁老背后的势力瓜分殆尽, 凌何两家要不自己杀出条血路来,谁也没办法帮他们。 实话易说难听,赵秉安才不会讨这个嫌,他鼓动凌何两家入京就是指望他们和苏家大撕特撕的,可不是想请个祖宗回去供着。 “户部乃是链接其他五部的要塞,若能拿下户部,诸公不愁在朝中立足。”道理反反复复讲过几百遍了,这年头哪有天上掉馅饼的,想吃肉,总得拿出杀猪的气魄来吧。 “此事我等也是考虑了许久,总觉得第一站就选在户部,是否不太稳妥,毕竟我等在户部毫无根基,贸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