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3节 (第3/3页)
劣之人在船上,以前容忍了,是因为不知道。知道了这些,多半是不会再要疤子干活了。 * 顾秋实又去了铁子家里,确定夫妻俩的感情没有受到这件事情的影响,这才启程回家。 上辈子,彭槐树回家之后被桂花嫌弃,被撵出了门。后来他病了,住在村东头的破屋里苟延残喘时,听说阿香不见了。 多半是阿香失了身,觉得对不起家里的男人而主动离开了。 阿香一个女子,独自一人过日子,还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很可能……都不想活了,寻死了也不一定。 桃花和疤子简直是恶毒至极! 顾秋实不愿意与别人合坐马车,主要是时间上不甚方便。他找了一架马车专门送自己,就在马车拐上彭槐树所在的村子小路时,忽然看见前面一抹纤细的背影,背上扛着一大捆柴,走路腿脚有些不方便,一瘸一拐的。 他本来是无意中瞄见的,帘子都落下了,又一把掀开,确定自己没认错人,他立即叫停马车。 “那位妹子,需要帮忙么?” 刘玉宜听到身后有人喊,但她不觉得人家是冲自己说话,她这样的人,别人看了都觉得晦气,又怎么可能主动打招呼? 见人不搭理自己,顾秋实都怀疑她是不是听不见,再次道:“妹子,要捎你一段么?” 马车走在了前面,顾秋实回头看清楚面前人的容貌,才发现彭槐树认识这个女子。人就住在村里的半山腰上,那里只有一户人家,男人是哑巴,娶的媳妇是傻子,夫妻俩没生孩子,只是抱养了一个姑娘回来养着。 一家三口靠着半亩地艰难度日,勉强活着罢了。 “叫我?”刘玉宜一脸惊讶。 顾秋实颔首:“对啊,上来。” 刘玉宜摆摆手:“不不不,没多远,我走回去。” 顾秋实下了马车,将她的柴火抢过来塞到了马车上,然后重新坐上去:“你慢慢走着,我先给你送回家。” 第222章 养子 十六 半山腰刘家夫妻俩住的地方, 马车是上不去的,顾秋实到了山脚下将车夫打发走,自己扛着一捆柴火往上爬。 这一捆可不轻, 也不知道刘玉宜哪里来的力气。 刘玉宜的父亲一辈子都没有名字,人称哑巴,她娘也没有名字,客气一些的喊玉宜娘, 不客气的,喊傻子的都有。 夫妻俩看见顾秋实出现,都一脸惊讶。 顾秋实将柴火放下:“我在路上碰见玉宜, 顺便给带回来的。” 刘父满脸焦急, 咿咿呀呀喊着。似乎在问是不是女儿出了什么事。 顾秋实忙安抚,原先彭槐树和他们夫妻没有来往,他第一回上来, 不好太亲近。怕吓着人家,柴火放下后, 又说了刘玉宜一会儿就回, 然后飞快告辞。 回去的路上, 没有碰见刘玉宜本身,顾秋实在村里碰见了熟人,也会主动打招呼。 彭槐树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离开村里, 那之后很少和村里人聚一起,就算必须要聚一起的红白喜事,因为彭槐树常年在外也避开了大部分。因此,他虽然是村里的人, 但和村里的人一点都不熟。 想要熟悉起来很容易,顾秋实是个热心肠的人, 看见别人需要帮忙都会顺便搭把手。到家没多久,门就被人敲响,彭母过来了。 彭母手里端着一碗饺子:“吃饭的时候你不在,特意给你留的。你去哪儿了?” 顾秋实没有说实话,随口道:“去城里走走,以后我不上船了,想找个生意来做。” 彭母欲言又止,她深知自己的身份,也明白自己不应该对养子的日子指手画脚,但到底还是没能忍住:“你已经赚了不少的银子,还有那么多的地,没必要再折腾。做生意有赔有赚,赚了还好,万一……”说到这里,她忽然发觉自己这话不太吉利,忙找补,“我不是说你要赔本,就是做生意得谨慎。你那些银子来得很辛苦,不要没得不明不白。” 顾秋实明白她的意思,心中并无怨怪之意。村里的人过惯了安宁的日子,不愿意冒险。这件事情上,大概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顾秋实没有试图说服她,转而问:“今天我在回来的路上,看见半山腰那户人家的姑娘捡柴火,娘,她有说亲么?” 彭母愈发惊讶:“你怎么想起来问她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