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节 (第1/2页)
只有他目光有神,连书都不看。 按照他的经验,要么很有信心,要么不当回事。 纪元其实也紧张,他只是在默背文章而已,方才李廷说话打断了他,他只好再背一遍。 等书背完,他们也就进城了。 县学的位置在县城中间,很快便到地方。 来了这里才发现,门口乌泱乌泱都是人。 若不是有穿着盔甲的士兵维持秩序,只怕人会更多。 士兵们戒备在县学门口,周围挑着扁担的商贩也要按规矩排好顺序。 考生家长在不远处便拦下,牛车更是要放在周围,不能进里面。 现在卯时正刻,距离开考还有一个时辰,故而县学内里还不放考生进入。 无论考生还是考生家长,都要在县学三米外等候。 八点的考试,七点才会陆陆续续进场。 纪元他们在外面等候,两边小贩叫卖道:“上好的笔墨纸砚,快来看看啊。” “买纸吗,我家的纸是上届解元用过的。” “这可是江西产的好笔,用了如有神助!” 纪元正看着周围的人数,安大海拍了拍他:“那是不是你堂哥纪利。” 说着,安小河,李廷都看过去。 还真是。 纪利手里拿着儒生戴的头巾,跟着身边人叫卖。 纪利也看到他们的目光,下意识回避。 大家都是同窗,他们准备考县学,自己却在这卖东西,脸上直接红了一片,眼神却透着愤恨。 纪元没多看,不过心里却想。 那绸缎铺老板倒是精明,这哪是让纪利去试工,明明是因为最近县城要考试,来的考生跟考生家长极多,所以让人过来帮忙的。 除此之外,他更好奇另外一件事。 之前赵夫子说此次考县学的,大约有三百多人。 不过看安小河他们可以用秀才身份举荐,估计又多出不少。 赵夫子没给具体数字,只说考县学的难度比想象中高。 “据说有近五百人。”刚认识的李廷答道,“原本只有咱们正荣县的学子,没想到外县学生听说,也要来报名。” “啊?这是为何。”安大海疑惑。 “咱们正荣县的县学,出了名的学风正。”安小河倒是知道,“里面的夫子很厉害,还有一位举人呢。” 竟然是这样。 看来自己之前想岔了。 这不仅是本地名校招生,分明是区域名校招生,怪不得有这么多学生过来考试。 李廷也点头:“其他私塾夫子找过来,咱们县令斟酌过后,同意给了名额。” “所以这次,是近五百人里,选出前二十。” 此话一出,别说他们几个,就连周围考生气氛也是一凝。 本以为已经够难了! 没想到比想象中还要不轻松。 纪元他们边说边聊,干脆坐在牛车上说话。 安二娘子把食物给大家分了,又催安小河温书。 周围还有不少学生同样在背。 平日用功的纪元,此刻却是一点想法都没了,反而放松心情,跟李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你那个堂哥,一直在看你。”李廷低声道。 纪元点头:“不用管。” “啧啧,你果然不一样。”李廷好笑道,“等我们当同窗了,一定是好友。” 两人正说着,只听旁边传来哀嚎:“又骗我!” “这笔根本不是紫毫笔!退钱!” “不退?!” “少爷少爷,别闹了,您赶紧背书吧,马上要进考场了。” “我们帮你退,我们帮忙。咱们掌柜就想让您靠近官学,您一定要努力啊。” 掌柜? 商籍学子? 纪元知道,天齐国允许商人等人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