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穿荒年,有事记得烧纸_第34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 (第1/2页)

    所以用孙府介绍来的牙人,比自己出去一家家询问肯定要方便的多。

    最起码小牙哥在出门的时候,手里头抖落出来的一张图纸,陈冬月看着应该就是北郊这一片的耕地和宅地的位置划分。

    处理完了大伙儿最关心的事儿,陈冬月又喊来了胡庄头,问了下如今庄子里头到底还有多少人。

    胡庄头滋着大门牙回话道:“现在在则里洒扫组饭的婆子,一共有五个,粗了我家那婆娘,其余四个都四佃户家婆娘。

    咱们庄子桑佃户一共有四二.......”

    “什么?!”陈冬月给吓一跳,“四十二家?!咱们不是才一百多亩地吗?”

    “不四四四二,四四二!”

    可以看得出来,胡庄头已经很努力的发音了。

    但是效果就是让人听得更迷糊了。

    坐在门口理黄豆的宋好婆激动的都站起来了,“胡庄头,你说清楚,到底是几家啊?!”

    四十二家佃户?!这是要她老婆子的命啊!

    好在胡庄头的小儿子,正在不远处的花坛里不知道挖什么玩意儿。

    就听那小孩儿大声道:“我爹说,是十是户!不算咱们家,庄纸上有十是户佃户!”

    好家伙!!

    陈冬月不得不道一声好家伙!!

    爹说话漏风,儿子说话兜风,这父子俩真不能稍微匀一匀吗?

    好在陈冬月此时已经人工帮父子俩把平翘舌给匀好了。

    她知道了,这庄子上一共十四户人家。

    一百多亩地,十四户佃户,感觉也不算太多。

    毕竟考虑到这会儿种地也没有什么自动化工具可以用。

    平均一户种十亩地,差也差不多。

    那陈冬月就打消了人员缩减的念头。

    反正佃户本身也是自己养活自己的,对她来说留着这些人,也没啥成本支出。

    不仅如此。

    像现在这种农闲的时候,佃户那里还会有不少的剩余劳动力。

    到时候再让宋杨带着他们做做手工啥的,她这里产量也能提高点,佃户们也能赚点买针头线脑的钱。

    一举两得。

    挺好挺好。

    另外,在庄子上干杂货的五个婆子,陈冬月也不打算清退了。

    宋好婆做饭不行,她也只会炒个鸡蛋煮个面,另外家里头还有不少需要打扫整理的活,总要有人干吧?

    五个婆子,胡庄头说是他婆娘算是个小管事,每月拿八百钱,其余几个都拿五百钱,陈冬月觉得自己可以承受得起,所以就用着吧。

    不过这可把宋好婆给心疼坏了。

    她捂着胸口说,一个月平白无故要花三两钱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