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箱子里的大明 第436节 (第1/2页)
“轰!轰轰轰轰!” 五门大炮,相继开火了。 起手第一炮,就正中王家岔古堡的城门正中间。 那粗重的木门,用来抵挡什么冲车、撞车一类的玩意儿,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用来抵抗大炮,却根本不值一提。 咔嚓一声碎木声响,城门破开一个大洞。 接着,不远处的城墙上“碰”的一声砸上了一枚炮弹,砖土结构的城墙挨了这么一下,顿时飞沙走石,墙体动摇。 还没等城墙喘一口气儿呢,“碰”又一枚炮弹砸在了上面。 这王家岔古堡,可不是什么西安、南京、京城那样的坚固巨城,它只是一个边塞小城而已,何德何能被大炮这样轰? 城墙不堪折辱,发出一声痛苦的嘶吼,轰隆隆一声,塌了一个大洞。 躲在那一段城墙上面,准备好滚石擂木的流寇们,只感觉到脚一下空,城墙崩下去了,他们也跟着一起滚落了下去。 一阵子沙尘翻滚,大群流寇灰头土脸。 王成功看到这一幕,人都麻了。 “有没有搞错?这些官兵从哪里调来的大炮?我操,这陕北地带官兵一穷二白,哪里弄得来这个?” 回答他的,是远处官兵们的欢呼声:“中了,中了!” 炮兵们们是最兴奋的:“我的第一次实战,就打中了。” “哈哈,这么大的目标,打不中才有问题吧?” 炮兵营长怒吼:“你们的训练白做了吗?打完一炮在发什么呆呢?继续啊!第二轮啊!” “啊?” 炮兵们如梦初醒,赶紧清理炮膛,再一次装填弹药,重新校正炮口瞄准…… 足足折腾了一两分钟,终于,第二轮炮击准备好了。 “开火!” “轰轰轰轰轰!” 大炮再一次响了起来,又是五枚炮弹,对着王家岔古堡飞来。 可怜的王家岔古堡,还没喘过气儿来呢,又见五枚炮弹飞来。 轰隆隆一阵响,城墙又崩塌了两处。 王成功这下看明白了,官兵根本就没打算攻城,那一千人左右的官兵部队,就站在远处,乐呵呵的看着大炮对着自己轰呢。 他们应该是要等着大炮把古堡轰成了平地,才会攻上来吧。 王成功将牙一咬:“传令下去,咱们不能在这里耗着了,准备冲过去,只要冲近了,大炮就没屁用了,咱们去把官兵打跑,把他们的大炮抢过来。” 王成功部开始准备冲锋了! 流寇们不再躲在城墙上,而是纷纷退下城墙,绕到了城门后面的空地上,集结起来,准备冲锋。 而与此同时…… 在王家岔东北方向的一条山沟里,一支骑兵部队,也正在准备冲锋。 这支骑兵部队,来自蒙古乌审部落。 他们正是最近这些天一直在骚扰河套地区,使得三边总督洪承畴和延绥总兵王承恩颇为头痛的罪魁祸首。 蒙古骑兵,来去如风,步兵根本留不住他们。 而且他们也和流寇一样,经常会绕过坚城不打,直接从城池旁边溜过去,进入汉族人聚居的地方,烧杀抢掠。 为了应付他们这种来去如风的打法,朱元璋在九边设立了无数个边堡,将这些边堡织成网状,才算勉强防范住了这些骑兵的骚扰。 但是…… 随着明末财政的崩溃,边军缺饷,大量逃亡叛变,边堡花式荒废,甚至被流寇占据,这些边堡织成的网,对蒙古骑兵的防范能力已经大幅减弱。 这只蒙古骑兵,在战场侧面偷看,已经好一会儿。 他们看到明军在打流寇,倒是乐得看戏,看着看着,他们就看到了明军搬出了大炮,轰得流寇惨不堪言。 “那几门大炮,我很有兴趣。”骑兵队的队长吼道:“咱们趁着明军的注意力在流寇身上时,冲过去,把明军砍翻,将那些大炮抢过来。” 蒙古骑兵嗷嗷直叫:“抢!” “轰轰轰轰轰!” 就在这时候,大炮又轰了一轮。 骑兵队长一扬马鞭:“上!” 大队蒙古骑兵,轰的一声从山沟里冲了出来。 蒙古轻骑,骑术天下无双,这些人一旦开始冲锋,那速度简直犹如一道狂风,说来就来,瞬间冲过数百米的距离,像一把尖刀,对着石坚部狠狠地切了过来。 这时候,王成功部的流寇,还在打算弃城冲锋呢。 他正要一声大喊杀出去,突然,听到外面响起了喊杀声,转头一看,一支蒙古骑兵部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