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九章、义助井研(二) (第2/2页)
于赵平多多少少有些不舒服,毕竟妹妹是山寨之花,却成为赵平小妾。 但是此时也不得不再次佩服赵平。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赵平这个妹夫确实是神仙弟子。 隆州及井研的官人高兴之余,心里还有一件事情急需落实。 毒盐变雪盐制作出来了,以后作坊如何建立呢? 张宗清、左开伟互相施展眼色,悄悄走在一边。 看到五人商议作坊的事情,赵平微微一笑。 他也不管这些,刚才太累了,现在终于有空,应该静下来一心一意喝茶。 隆州官府五人欢喜之余,是本县、本州甚至本人的问题。 他们最先考虑是把毒盐制作技术买下,自己办作坊,完全由隆州掌控。 这个想法受到唐家红竭力反对,赵平是引进的,他绝对不能让赵平吃亏。 唐家红的理由是:“购买制作技术花费是多少?官府能否出得起这一笔钱?” “更何况,这个技术只有赵官人掌握,天下仅此一家,而且赵家庄不差钱。他不出售怎么办?”唐家红向张宗清三人拱手一礼,再也没有说话。 五人互相看了看,判官左开伟点点头说道:“赵主簿独门技术,不是他离不开隆州,而是隆州离不开他。” 张宗清三人见到两人说出此话,一时陷入沉思之中。 张宗清指着眼前这些群山,想了想说道:“现在这种有毒岩盐几十里路,可以说百年也开采不完。” “如此之多矿盐,不引起转运司、提举常平司及朝廷不注意都不行?怎么办?诸位可以主意?”他打量连绵不断寸草不生的群山,叹息一声说道。 张宗清毕竟是知州,考虑得更加长远。 原来这个是让避之不及的毒盐,在赵平神仙弟子手里,竟然化腐朽为神奇,一跃而成为仙家雪盐。 几十里大山都是毒盐,不,马上就是仙家雪盐。 不是几十里路雪盐,是几十里路铜钱,是几十里路银子,是几十里路金子! 如此巨大财富,想不引起转运司、提举常平司甚至朝廷的注意都不行! 张宗清一句话提醒众人,原来他们还以手下有矿盐而沾沾自喜,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烫手山芋。 但是对于这些本土父母官而言,如此轻易放弃,他们没有一个人心甘! 这不但是政绩,是俸禄,更是他们的官场前途与命运! 他们现在考虑的就是如何利用矿盐,给自己最大好处,争取最大利益,搏得更高前途。 但是这些都有前提,那就是赵平手中毒盐变雪盐技术。 否则,守则的不是金山,而是一座毒山。 人都是有私心的,他们也考虑隆州及井研县自己办作坊,但是毒盐变雪盐制作技术掌握在赵平手里。 还有一个问题他们不得不考虑,大宋盐榷政策不允许私营,这个关系大宋的经济命脉。 不但要考虑大宋内部反应,胡人反应同样不能忽视。 如果胡人知道了井研有一座金山,绝对会不计一切代价进攻这里。 大宋哪个哪个最具有防守能力,除了大帅就是赵平。 而赵平不但具有防守能力,更是具有进攻能力,西县还在保安团手里。 那个制作最放心呢?不但要保持技术秘密,而且还要有实力作为后盾。 他们左算右算,算来算去,最后还是觉得交给保安团最放心。 至于为何不让其它人来制作雪盐,这个可是军事机密。 他们五人认为这是最英明的决定,坚决不能让奸商及胡人得到这个军事机密。 其实他们心里明白,赵平掌握雪盐制作技术,又有强大兵马作为后盾,无可奈何而已。 特别看着刚才赵平化腐朽为神奇的一幕,他们觉得除了相信他还相信谁。 大宋设立转运司的目的,就是牢牢把控税赋大权,这样既是杆弱枝强出现,更是防止地方独大。 科别是盐税,几乎占了整个大宋一样以上。 所以才有唐家红上门哀求赵平,给他一条出路。 现在有了这个盐坊,隆州及井研终于松了口气。 最后三方商定,卖盐收入除去上缴税赋,隆州及井研得到六成,护川军及保安团得到其余四成。 护川军及保安团虽然已经得到官方正式承认,但是没有资金。 因为大宋财源实在困难,目前暂时还是依靠赵平的赵氏作坊苦苦支撑着。 赵平短期这样做,还勉强可以,毕竟大宋财政确实困难。 如果长期这样做,必然有言官跳出来,指责赵平无藩镇豪强之名,行藩镇豪强之实。 赵平以前没有进入官场,可以不用考虑,现在进入官场,必须妥当处理。 只是,大宋官场水太深了,赵平给井研办一个小事,最后竟然引起朝廷的激烈争论。宋魂的纵横宋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