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7章 君臣之重担 (第2/4页)
张苍所给与的,他本来只是想要鼓舞一下这些人,可看如今的情况,似乎是鼓舞的有些过头了。 张苍就很担心,若是事与愿违,成果并不大,那自己这些时日里的精力倒也不算什么,就怕大汉会失去了斗志,失去了信心,再次回到那种群臣勾心斗角的状态,想要第二次再掀起这样的风潮,那就要很困难了。 “嗯,是啊,定然是大有收获的。” 张苍点了点头,在官员们的陪同下朝着自家府邸走去,比起那些人的欢呼雀跃,张苍却一直都在沉思着,自己到底还有什么事没有做到呢?还应该去做什么呢? 群臣所抱有的希望太高,张苍一时间也不知道,今年的成果是否能让群臣满意,最重要的是,刘长同样也是如此,张苍就怕自己的这位弟子失控。 刘长若是发现平稳做事不能成,是否会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将农业的发展变得极端化呢?那对大汉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的灾祸。 任何东西,一旦过了头,好事就能变成坏事。 春种的热情大概也传染了长安内的百姓,一路都能看到那些满脸欢笑,扛着各类农具急匆匆朝着自己目的地走去的人。 当张苍回到了自家府邸的时候,他看起来有些憔悴。 也没有理会前来迎接自己的那些美人,有些茫然的走进了书房,坐下来之后,张苍长叹了一声,看着面前这堆积如山的奏章,险些再给自己一个耳光。 就你能,当初怎么就那么想不开呢?? 就在张苍准备翻开面前的奏章的时候,有家臣走了进来,急忙禀告道;“张公,汾阴侯周昌前来拜见。” 听到这个名字,张苍只觉得心里满是苦涩。 这厮来的真不是时候啊,当真是觉得自己事情太少了吗? “让他进来吧...算了,我亲自去迎接吧。” 周昌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架势,大病一场后,周昌甚至都无法自己走路,得有人来扶持着,整个人哆哆嗦嗦的,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谁见了都得害怕,同为开国大臣,周昌的资历比起张苍还是要高的。 周昌也算是最早跟随刘邦的大臣,在周昌担任御史,成为三公的时候,张苍甚至连九卿都不是,还在地方上担任计相呢。 正如张苍所想的那样,周昌的脸色并不是很好,在张苍行礼拜见之后,这厮也只是冷哼了一声,就令人扶着自己进了书房,张苍也不怪罪,跟在他的身后,两人坐在了书房内,周昌便让人出去了。 “张相这些时日里,可谓是兢兢业业,给大汉上下都指明了一条旷阔的道路啊....可这农忙已经开始了,不知今年的秋收,又是否能让天下人都满意呢?” 张苍抿了抿嘴,“我不知也。” 周昌摇着头,“你看看,这就是我说你不适合担任国相的原因了,若是连你都说不知道,那怎么让天下人相信呢?” “你知道当国相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我不...我知道。” 周昌看到张苍上道如此快,不由得笑了起来,“其实啊,当国相最重要的就是要会骗人。” “骗人??” “不错,首先要骗自己,然后骗天子,最后骗群臣。” 周昌认真的说着,张苍大吃一惊,“您说什么?” “论处置政务,我是不如你的,可是这权衡庙堂啊,你就远不如我了,你光办事不行,还是得要懂得怎么去说话....要知道每个人想要听到的是什么,换一种说法方式,任何政策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不同的。” “当然,这还是要靠你自己的领悟,你是个很聪慧的人,可惜,你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更不喜欢在这些事情上耗费时日,不过,现在学了也不晚。” 周昌在庙堂之内,向来都是以诚实君子的形象。 张苍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他居然会来找自己,想要教会自己怎么去骗人,可仔细听周昌的意思,张苍却明白了他想表达的想法。 “可这些对实事完全没有任何的帮助啊,不过是诡辩之术而已。” 张苍最薄弱的环节应该是在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