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0章 为王事也,无惧 (第3/4页)
起来就有些无奈,一副想拒绝又不敢拒绝的样子。 “秦将军啊,先前朕下达让边塞戍卒屯田的命令,尚书令晁错言:恐戍边将领贪墨,当置校尉以管辖....晁错要设立八位屯田校尉,分别在朔方,九原,北地,陇西,河西,西域,带方等地,专门负责屯田相关之事,朕本来想让内史来负责这屯田校尉,可是也不太妥当,便准备设立屯田将军,负责各地屯田事宜。” “您是农户出身,熟悉农桑之事,在军中也颇有威望,常年负责戍边事,朕以为,您来担任这个屯田将军,是最合适的,您觉得呢?” “陛下...何不找一能臣来负责这件事呢?” “臣擅兵事,若是陛下要臣统帅士卒,臣绝无二话,只是这屯田....” “秦将军啊,这屯田之事,乃是重中之重,将来大军出征,不都是要靠屯田的粮食吗?您怎么能轻视呢?” “臣并非是轻视....” 秦同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作为汉初开国天团的一员,虽然不是樊哙这样的顶尖,那也好歹是开国排行前百的大人物,让他负责去种田,他心里总是隐约有种抗拒。 刘长眯了眯双眼,有些惋惜的说道:“若是将军不愿,那就算了,淮阴侯向朕举荐了您,说您精神心细,这样的重任交付给您是最合适的,看来,只能是让他人来担任了....” 听到这番话,秦同眼前一亮,急忙问道:“是淮阴侯所举荐???” 他的声音都拔高了一筹。 “是啊,不过,既然您不愿意...” “臣愿意!臣这就前往....” 秦同想起了什么,说道:“臣的女儿要成婚,能否等几日,成婚后再前往呢?” “当然可以!” 刘长大手一挥,又问道:“许的是哪户人家啊?” “是平阳侯之子也。” “哈哈哈,那我们还是亲戚了啊!不错,不错,曹奇这个孩子,自幼就聪慧,为人本分,你将女儿嫁给他,倒也不用担心会受到什么委屈,不过曹奇年纪还小,就是成婚了,你想要抱孙,还得等些时日啊!” 秦同抚摸着胡须,笑着说道;“有此佳婿,自然是要早些成亲,不然就要被他人所抢走了!” “不成想,有一日,我居然与平阳懿侯成了亲家。” 秦同感慨道。 这曹奇,乃是曹参的孙子,而曹奇后来有个儿子叫曹寿,曹寿时,他的府内有一对家臣夫妇,男的姓卫,女的被称为卫媪,这个卫媪生了一个儿子,这儿子还是有些名气的,历史上,为击败匈奴做出了一点贡献,她的这个儿子叫卫青。 她还有一个外孙,也有些名气,年纪轻轻就做了不少事,还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她的这位外孙叫霍去病.... 整个大汉,从开始到结束,都从来不缺乏名将猛人,几乎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位自己的传奇猛将,有些时候甚至是好几位,都能入武庙的那种。 在安排好让秦同负责屯田事务之后,刘长让他回去准备成婚的事情,却留下了晁错。 晁错这个人,是真的不怕得罪人。 屯田这件事就是晁错自己提出的,在制定过程之中,晁错又认为屯田会导致戍边卒里的军官以权谋私,开辟自己的私田,甚至可能会出现庞大的边军势力,因此,晁错便特意设立专门的屯田校尉,让这些校尉们也跟戍边卒一样,有相应的任职期限,期限一到就换人,避免上下勾结,也避免地方做大。 晁错说的很直接,完全不给边军将领们留面子。 一次上奏,直接就将周灶,宋昌,魏尚这些边军大佬们全部都给得罪了。 当真是完全不给自己留后路,也不怕因此而造成边军动荡。 可刘长却觉得这厮说的有道理,戍边卒一年一换,若是将领们不换,那还真的可能造成严重的问题,于是乎,就按着这厮的说法,刘长特意设立了屯田校尉,还进一步设立屯田将军,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