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2章 逐渐被同化的贾生 (第2/4页)
两兄弟去守着门,自己则是叫上了贾谊,走进了内屋,“贾生啊你过来,我有要事想要询问你。” 贾谊乖巧的坐在了刘长的身边,刘长皱着眉头,说道:“寡人开始有些担心身边这些兄弟们了。” “大王担心什么?” “你说,寡人若是将他们都带回唐国,如何?” 贾谊瞪大了双眼,“大王为何要如此?” “我知道他们的性格,散漫怪了,不太适合太学,还不如跟着我前往唐国,做我的近臣,这样一来,若是出了什么事我也可以护着他们。” 贾谊有些迟疑,“大王,他们大多年幼,大多还是家中独子,岂能跟着大王前往唐国啊。” “那还是以后再说吧。” 刘长摇了摇头,问道:“犹女还不曾来吗?” 贾谊急忙回答道:“这几天便要到了。” “嗯,你的府邸也安置好了,以后要好好持家,若是被我知道你欺我犹女我可不会放过你。” “请仲父放心!” 贾谊急忙再拜。 刘长整理好了衣冠,便领着舍人们前往城外。 他是要去迎接一个人,赵国相周昌。 这位有些口吃的大臣,一直都是在兢兢业业的治理着赵国,直到先前,周昌给刘长写了信,请他相助,不要施行新政,当时刘长按着留侯的吩咐,给他回了两份截然不同的书信。 周昌如今返回长安,这也表示刘长可以继续自己的计划了。 “仲父!!!” 当看到刘长笑着朝着自己走过来的时候,周昌神色有些恍惚。 当初那个撞了自己的小不点,如今却已经跟自己一样高,穿着赤衣,身材与大人无异,相貌英武,若不是没有胡须,当真是与大人没有任何区别了。周昌俯身行礼拜见,“臣拜见唐王,不敢当大王如此称呼。” “哎!仲父说的哪里话!” 刘长一把抓着他的手,亲切的说道:“许久不见,仲父还是这般硬朗!” 周昌眯着双眼,说道:“臣不曾变,只是大王不再是从前那样了。” 在太后推行新政的时候,刘长是带头的那一个,这些来自地方上的国相们,心里对刘长还是有些怨言的,说到底,他们都是被刘邦送去各地担任国相的,而太后的行为,很容易被他们理解为太后准备铲除亲刘的势力,在地方上安插自己的势力。 在他们眼里,刘长身为宗室,应当是站在刘姓这边,不该帮着太后来压制地方诸国。 听到周昌的这句话,张不疑勃然大怒,手即刻放在了剑鞘上,对周昌怒目而视。 看到他这模样,周昌反而是有些惊讶,问道:“此何人也?” “这是我的舍人张不疑,还请仲父不要怪罪!” 周昌抚着胡须,夸赞道:“真人臣也!” 召平嗤笑了一声,不悦的别过头去。 刘长倒是不在意,拉着周昌就往自家府的方向走,“仲父可曾接到我的书信?” 周昌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回到了府内,刘长令人拿上酒肉,周昌板着脸,猛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案牍,说道:“大王,有一件事,请您一定要告诉我!” “是什么事?” “当初大王给我写信,表明自己也是受人所迫,迫不得已,可是后来议事的时候,听闻大王是带头应允的,又逼迫诸侯同意,更说有违抗者,大王要亲自诛诛诛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大王可还记得自己姓什么??” 刘长委屈的看着他,“仲父,难道你觉得我是自愿来做这些事情的吗?”谷冿 “我在长安之中能有什么权势呢?” “真正做这件事的人,乃是陈平,灌婴,周勃,曹参他们啊!” “我是受到了他们的胁迫,不得已而为之!” 周昌一愣,狐疑的看着刘长,“他们为何要胁迫大王呢?他们又怎敢胁迫大王呢?” 刘长擦拭着眼泪,委屈的说道:“阿父逝世之后,群臣依仗着自己的功勋,轻视天子,他们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