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5、夺城(一) (第2/2页)
在这片土地上至今所发生过的最有名的军事,应是战国时期的马陵一战。 齐国军师孙膑,在城南处的马陵古道大败同门师兄魏国大将庞涓,终报膑刑黥面之仇。 (另一说马陵古道位于河北省大名县) 自东汉至今,此城已承平两百余年。 如果没有王政穿越而来,在原本的历史上,这座城市和其内的百姓,还要享受很多年这般的太平光景。 ...... 王令率大军出城后的第七日,再一次有冲霄的军气向着开阳缓缓迫近。 临沂城墙高达八米,城头上的瞭望塔又是接近两米,这般的高度下,已是登高望远。 巡防兵自然在大股黑点出现在五里内时,便立刻发现了动静。 他连忙打起精神,眺目远望。 虽还有一定距离,只能勉强看出人数大约是在四五百余,但那股沙场的气势和在正午阳光下隐约可见的点点寒光,还是让他立刻做出了判断。 不是商队,不是流民... 是军队! 难道是郡尉已经荡平黄巾贼寇,此时返回了? 完全没有想过自家五千官军失败可能的城防兵,虽心中有了猜测,却还是按制度敲响了警钟。 嗡嗡的鸣声,骤然响起,更迅速地在全城的上空回荡。 过去的多年中,这样的示警钟鸣已经不止一次发生。 即便是在曹操攻伐徐州之前,境内也时有黄巾贼寇小股作乱发生,但是琅琊郡和开阳城,似乎就是得天眷顾,每一次如临大敌的最后,皆被证明是虚惊一场。 于是那些今日不当值的,在家中务农的士卒听到后自是浑不当回事,并未按制度立刻向军营集合。 而当值的城防军们,也大都是神色轻松,慢慢吞吞地披甲持刀,向着各处城门和城头上汇集。 “今年这第一声钟鸣,比前几年早了很多啊?俺记得去年是在四月份才响起的。” “小心点也是对的,毕竟隔的不远的临沂,现在可正遭着贼患啊!” “嘁,郡尉出马,那群贼寇自是死期将至了,算算时日,估计现在都下黄泉了吧。” 这些官军三五一伙的小声议论着,居高临下打量着远处的情景。 靠近的军队速度不慢,差不多半个时辰后,已距离开阳城墙不远。 终于,有眼尖的士兵看清对方飘扬的“王”字将旗。 “都尉大胜而归了?”一个军汉先是兴奋地叫了声,旋即脸上浮现疑惑:“人数怎么才这么点?” 不管如何,确定是自家军队的消息传开,本就松散的士兵们愈发放开心绪。 一些官军甚至已经走了下去,准备提前放下吊桥,打开城们。 “这不对劲啊!” 不知道谁叫了一声,尖利声音中的惶恐让守军们大感诧异,本能地再向城外看过去。zWWx.org 随着距离的愈发靠近,越来越多的人看的真切了。 当头的确实是四五百人,也的确是开阳军的旗帜、衣甲... 但这些士兵们看上去无不狼狈异常,不但大部分人浑身布满血迹污秽,更有不少人身上带伤,缠着绷带! 队形什么的也几乎没有,人人步伐散乱,垂头丧气,随意混杂到了一起,旗帜更是举的东歪西倒。 而此时,不远处又陆续出现了无数人数不一的队伍,稀稀疏疏地,拉成一条又细又乱的长线。 这样全部加起来,总数快近千了。 这一幕... 不像是打胜仗了啊? 郡尉这般神勇的人,难道会被一群黄巾贼寇打败? 人人面露不可置信的神色,却又隐隐约约觉得或许这才是真相。 可是,黄巾贼寇而已啊... 何况之前不是说才不过一千多人吗? 就算加上那些流民,就算是有伏兵,就算是情报不准... 也不至于吧!吃瓜子的犀牛的骑砍三国之御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