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5、招降(完)(谢书友徐方的舵主打赏) (第2/2页)
然不惧,慷慨赴死,却是正应了当日之言啊。” 听到这里,欠缺机变者心中纳闷,更有些羞惭。 而某些心思灵巧的,却是眼前一亮,大致猜出幕僚的用意。 果然,说到这里,幕僚话锋突然一转: “不过县君也知道诸公的心性,均乃心存忠义,非惧死之人,他也曾特意与我主言说。” 谷幕僚顿了顿,环视众人,语气突然激昂起来: “若是我等俱如县君一般,宁死不降,黄巾贼寇这般禽兽之辈必然会因而迁怒我临沂百姓,大开杀戒啊!” “诸君!” 说到这里,幕僚突然长身作揖,声音带着哭腔: “为了我临沂百姓,还请暂且忍辱负重,与贼人虚与委蛇。” “等我郡大军一到,再里应外合,剿灭这些反贼!” 人才啊! 这时再蠢的人也明白了幕僚的打算,望过去的眼神俱都带着赞赏。 把锅甩到一个死人的身上,妙! 这般一来,我们投降可是奉了县君之名,更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从贼,那是因为怕死吗? 错! 那是为了我临沂百姓的安危啊! 此乃无奈之举,我等依旧是心存忠义,更时刻准备着拨乱反正! “县君真是用心良苦啊。”这时,廷掾关辽思索了一会,抚须道: “不知可有书信为证?” 这是在提醒幕僚,将来到了太守面前,须防口说无凭。 幕僚一愣,眼珠一转,连忙道:“自然是有的。” 说着,对着一旁一个青年道:“赵少府,有劳你去县君的书房取来。” 青年讶然地望过去。 我又不知书信在哪,你自己去取岂不是更方便吗? 下一刻,看到幕僚眼神中的意味深长,青年恍然大悟,一拍脑袋,忙道: “好好,我这便去取。” 望着那道匆匆离去的背影,廷掾与县丞以及幕僚三人相视一笑。 赵少府,与县君志趣相投,私交不错,可是十分清楚对方的笔迹啊。 何况,常听闻此人颇擅临摹,技艺精妙啊。 ...... 当那封有铜印鼻钮的盖章的文书展示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当没看到那尚未干透的墨痕,只是对着笔迹不停观察,随即纷纷颔首。 “不错,挺像的...” 一个人话刚出口,已知失言,望着众人瞪过来的眼神,连忙干笑几声,自圆其说: “县君这书法...嘿..是愈发像张平子的风格了啊。” “慎言!”县丞冷冷地指了指他,随即小心地将书简收入怀中,然后先知整理衣冠,随即便一声喝道: “快打开大门,迎接为清君侧的忠义之师!” “对对对,快打开!” ...... 看着一群临沂的官吏和豪族们揣着自然的笑容,一副喜迎王师的模样走了出来,王政哑然失笑。 厉害了,你们竟是毫无拘谨之态啊。 到了此刻,他心中也暗自长呼一口气。 哪怕这些人只是因威逼而暂降不管怎样,总算是自家麾下名义上有了第一批文官和豪族,也算是个好的开始。 不枉自己煞费苦心,更等了这般久... 望了眼此时天色昏沉,明月高挂,王政摇了摇头,在众人的逢迎中大步向衙内跨进。 刚与几个人随意攀谈了会,路才走一半时,却突然脚步一顿。 看着这位主宰全城的少年视线在半空中将将停驻,一旁的县丞等人面面相觑,俱迷惑不解。 怎么突然停下来? 下一刻,王政洒然一笑。 “吴胜,你去准备迎接下咱们的军队。”他侧头吩咐着总角。 “应该快到临沂了。” 就才刚才,系统的面框上突然出现一行淡蓝色的文字。 那是七万的经验新增。 这是之前分兵的另外三股天军攻城的获取,此时却才显示,却不是表明他们刚刚才攻破城池。 而是... 其中一支军队,此刻正向着自家驰骋而来,且距离已不算太远。 不知是徐方,还是于禁?吃瓜子的犀牛的骑砍三国之御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