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3、有志者 (第2/2页)
他这等半吊子的谋士,口才虽然不错,更多却是在算计人心调拨内务上,对着这种行军作战的具体对策,却是欠奉。 场上暂时陷入了静默。 此时的于禁,同样陷入了犹豫之中。 好一会儿,才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将军,临淄固然攻克不易,却也不能说毫无办法。” “需知有志者,事竟成。” 听到这话,王政有些无语,抬头看向于禁。 心灵鸡汤有用的话,还需要努力吗? 却见对方目光炯炯的望着自己,眼中意味莫明。 嗯?不是单纯的口嗨吗? “有志者,事竟成...” 王政垂下眼帘,将于禁这句话喃喃重复了几遍,若有所思。 过了片刻,他有些不确定地问: “你是说耿弇(yǎn)吗?” 这句励志的名言,王政前世时曾在度娘贴吧看到过其出处,正是形容这个人的。 耿弇,东汉开国元勋。 “云台二十八将”之中,位列第四。 《后汉书·耿弇传》,刘秀曾言: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于禁惊讶地望了眼王政,道: “将军英明神武,更是博学多才,末将佩服。” 说这话时,于禁自然便盼着王政能够领会其弦外之音。 但是内心深处,于禁确实没抱太大希望。 毕竟既然做了黄巾贼寇,王政的出身自然无非草芥流民,按常理来说,不可能有读过史书,有此见识。 但是于禁本不愿直接说出来。 他以降将身份刚入天军,本想着谨小慎微地行事做人,出风头这种事情不太想做。 更不想显得比王政这位主公更有见识韬略。 只是如今大家同坐一条船,祸福与共,旁人无计可施,于禁便要想法子解决,便要出谋划策。 却不料王政不但知道这个典故,更在极短地时间说了出来。 让于禁暗自啧啧称奇。 于禁颔首道:“我军欲攻临淄,正可用耿弇攻张布之计!” 耿弇攻张布之计? 什么计啊? 我只是知道这个话是形容耿弇的,其他我全然不知啊老于同志。 心中虽然连呼卧槽,表面上王政自然也不想露怯,只是露出了然的神色: “嗯,此计确实可以借鉴一二。” 两人打哑谜般说了半天,其他人却是一脸茫然,面面相觑。 会议以来一直沉默的吴胜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直接嚷道: “将军,什么此计啊?” 问的好! 心中先给这位总角点了个赞,表面上王政却是怫然不悦,先狠狠瞪了吴胜一眼,斥道: “早叫你们多读点书了,怎么还是毫无长进?什么都不懂?” 说罢,笑呵呵地望向于禁: “于上尉,你且给这个憨货解释一下吧。” “诺。” 于禁拱手回应完,环视众人朗声道: “东汉建武五年,建威大将军耿弇破齐王张布。” “便是先破祝阿,再定济南全郡,最后进逼临淄。” “耿弇攻临淄时,便是扬言先攻临淄西北方的西安县,到了城下后,却是在夜半时命诸将半夜出发,至天未亮时赶到临淄城下。” “随即半日便下临淄!” “这是声东击西之计啊。”听完于禁的话,徐方喃喃道:“趁着夜色掩护,便是避开守方视线,只为出其不意?” “正是如此!”于禁击节而叹: “最关键的是,我之前读史书,虽没有看到有记载耿弇破临淄的详细情形,但是若按孙庭所言,这护城河十几米宽,便是声东击西,趁夜出其不意,也绝无可能半日破城。” “再按淄河流向来判断...” 他话未讲完,王政已彻底明白过来了。 他斩钉截铁地断言: “不深!” “面对西安县的北面城墙护城河必然不深!” “这必是人工壕沟灌水而成,深度自然不可能同自然大河相提并论!” “末将正是这般想的。”于禁点头:“若是如将军所言,咱们便应从北面城墙攻克临淄。” “只是如此,就必须绕路了,不可走广饶至临淄的这条线路,耗费时日必然就要长上许多...” 说着,于禁望向王政,欲言又止。 “文则毋虚担心。”王政笑了笑,摆手道:“便如我之前所言,曹操此时攻伐徐州,一路高歌猛进,未必舍得回来。” “他若此时折返,也只会是因为兖州有变。” “所以,耗费时日正好啊。” 王政朝着众人眨了眨眼,笑道: “等等咱们的盟军啊,最好是让徐渠帅先上去试试临淄的成色才好嘛。” 闻言,众人连连点头,纷纷怪笑起来。吃瓜子的犀牛的骑砍三国之御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