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章:挣扎失败 (第2/2页)
此,八议所述议贵,当是指正一品都督,三公及左右柱国之尊。” 要论对法条的理解,朱谦一个门外汉,怎么可能和金濂这个刑部尚书比。 事实上,对于八议的条例,文臣这边一直是有所怨言的。 不为别的,问题就出在议贵这一条上面。 要知道,出于种种历史原因,文臣这边,是没有正一品的实职的,最高的品阶,就是正二品的六部尚书及都御史。 再往上,就是从一品的三孤和正一品的三公。 但是时至今日,文臣当中能够得授三公的屈指可数,还大都是死后追授。 唯二活着得授三公的,一个是开国大臣李善长,另一个就是已经之时的前任吏部尚书王直。 除此之外,文臣之中再无他人。 因此,对于文臣来说,议贵这一条,基本上完全就是废话,他们活一辈子,也不可能用得到。 但是武臣这边就不一样了,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皆是正一品的官阶,而且还不是虚衔,是实职。 这他喵的,怎么能让人心理平衡?! 因此,为了在议贵这件事情上,取得文武上的平衡,渐渐形成了一条潜规则。 那就是,五军都督府都督,非有爵者不授。 反正,有爵位的勋贵,哪怕只是一个最低的伯爵,也天然可以适用于议贵,也就抵消了这种不平衡。 正因于此,哪怕张辅再想要让张軏继承他在五军都督府的威望,张軏也不可能成为都督,只能是都督同知。 在这一条上玩文字游戏,根本就是在班门弄斧,挑战整个朝堂共同形成的潜规则。 眼瞧着朱谦还想反驳,金濂继续道。 “再则,就算退一步说,张軏之罪当用八议,也难逃一死,大明律并未规定,适用八议之人必须轻判,仅是在审问,拘查,用刑之时,俱当分别请旨,且审讯之时,案情需复核再三,廷鞠论罪,判罚取自圣裁。” “使团一案,锦衣卫奉天子圣旨彻查,经由廷鞠审讯,最终判罚,乃天子金口语言,法司承旨而定行刑之期,规程之上,已是依照八议进行。” “至于判罚,大明律并未有所明言,八议可以减刑,仅是提到,当于不废法之中而用情之厚。” “张軏等人泄露军机,以致沙窝遭袭,情节十分恶劣,若非大同总兵官提前察之,沙窝被攻陷,则有失地之忧,论斩一人,不祸亲族,已是顾及情面,何敢再言?” 论引经据典,朱谦这等武将,哪比得过浸淫刑狱多年的金濂。 这一番话,给朱谦说的哑口无言,只得默默的退了下去。 见此情况,朱祁钰扫了一眼底下的大臣,见不少大臣都暗自点头,也便不再犹豫,直接道。 “丰国公及金尚书二人所言有理,英国公府固然一门忠烈,但张軏之行性质恶劣,断不可宥,八议乃是为忠心于国之臣所设,不应是罪臣脱罪之法。” 说着,在张輗绝望的眼神当中,朱祁钰提起朱笔,在金濂递上来的奏本上勾画了一番,递给一旁的成敬,道。 “使团三人,仍判斩刑不变,准刑部所奏,七日之后行刑!”月麒麟的皇兄何故造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