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五章:巧舌如簧张二爷 (第2/2页)
,焦敬迟疑片刻,问道。 “所以,你是觉得,这次的事情,和镇南王的案子一样,是天子布的一个局?” 张輗脸色凝重,点头道。 “不错,驸马爷,这位陛下,远比咱们想象的要高明的多,老夫也是直到进殿之后,才想明白这一点。” “既然无论如何,许彬都无法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么拖延下去并无意义,那么天子继续捂着盖子,或许正是在等着我们继续闹下去。” “驸马爷请想,天子一直捂着盖子,我等自然知晓,他是在继续查找证据,但是反过来想,他迟迟不肯公布,是否也可以自己解释为,不想在没有实证之前,令太上皇声誉有损?” 这个解释…… 焦敬陷入了沉默当中,他们一直是思维定式,觉得天子就是在想要坐实太上皇指使的罪名。 但是朝廷大臣和百姓们,未必会清楚天家之间真正的关系。 顺着这个逻辑来想,最终呈现在朝野群臣面前的真相,应该是这个样子。 天子得到密报,有人泄露军机,于是紧急派锦衣卫抓捕,在审讯过程当中,发现有人供认是太上皇指使。 于是,为了保护太上皇的声誉,天子顶着满朝的压力,在案情查明之前,不肯吐露分毫,甚至甘愿担着重用厂卫的诬名。 结果,底下人闹腾不休,不依不饶,非要天子公布案情,无奈之下,天子只得将还未查明的案件,公之于众。 如此一来,哪怕最终的结论是许彬诬告,在朝廷当中,也必定会有风言风语流传。 至于御座上的皇帝,当然是一心维护兄长声誉的好弟弟,也是顾全大局,听言纳谏的圣天子。 不得不说,从镇南王的案子来看。 这么做……果然像是天子的一贯作风! 于是,焦敬的脸色缓和下来,皱眉问道:“既然如此,那二爷为何要……” 既然知道,天子是在塑造自己被大臣逼迫,不得已才公布案情的形象。 那为什么不仅要公布案情,甚至更进一步,还要廷鞠? 张輗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摊了摊手道。 “驸马爷别忘了,登闻鼓已经敲了,就算老夫在朝廷上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待着两日,天子廷杖勋臣的消息传出来,京城必然会热议使团一案。” “文臣那边,也会将此事重新关注起来,所以其实,就算老夫不提,也不过迟两三日,天子一样会‘被迫’将案情公布。” 换句话说,这件事情从十七家勋戚聚集在宫外请愿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不可能在维持现状了。 焦敬也叹了口气,心中感到一阵无奈。 这个时候,张輗继续道。 “所以,老夫只能快刀斩乱麻,若是按照原计划,公布案情之后,锦衣卫还会继续审下去,到时候,我们还得不断施压,迫使锦衣卫结案。” “闹到最后,天子好似在步步退让,我等身为臣下却步步紧逼,就算最后如愿将一切推到许彬身上,也给了天子日后为难我等的理由。” “何况,这个过程,至少也要十天半个月,中间万一有什么差池,谁也无法预料,即便没有差池,案子传到民间,百姓们未必看什么证据,流言的威力,驸马应该知道。” “所以,只能廷鞠!” 焦敬明白张輗的意思了。 廷鞠之上,文武百官俱在,就算是他们强势一些,也不存在什么勋贵施压朝廷,干预审讯。 而且廷鞠要百官参与,这么多的官员,一起放下手头的政务参与审讯,要是审不出个结果,也不合适。 所以一旦廷鞠,当廷就会出结果,许彬当场被定罪,也就没有时间给流言发酵的时间。 这个解释很完美。 但是,焦敬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不过,看着张輗无奈的样子,他也不好再说什么,沉吟片刻,只得叹了口气道。 “既然如此,那也只能这样了,不过,二爷可有把握?廷鞠之上,百官俱在,万一出现什么差池……” 闻言,张輗的脸色有些不自然,道。 “万无一失的话,谁也不敢说,不过驸马爷放心,老夫不会拿三弟的性命冒险的。” 焦敬心中隐隐有所不安,但是事已至此,就像他说的,也只能这样了……月麒麟的皇兄何故造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