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三章:薛寺卿的存在感 (第2/2页)
,也有些不悦,但是思忖了片刻,却还是道。 “既然如此,那就从周王叔祖所言,命岷王为宗人令,掌宗人府事,襄王为左宗正,同礼部,翰林院,协理宗学之事。” 宗室们这下才算是放下心来,岷王和襄王各自出列,领旨谢恩。 不过,感觉敏锐的朝臣,却听出了些弦外之音。 看来,天子到底还是对宗室如此揽权有些不满。 要知道,刚刚天子说的是“协理”而非“主理”。 一字之差,便有主次之分。 如此说来,宗学之事,天子是不打算全交给宗人府了,若是再争取一下,由礼部来主管,似乎也并非不可能。 想明白了这一节,原本还想要出言抗辩的朝臣,也都偃旗息鼓了。 区区一个宗正而已,授了便授了。 如今这么多宗室皆在京城,和他们相斗是不智之举。 只要天子心中有意,那么等他们离了京城,老大人们有的是法子架空这个左宗正。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该上的眼药还是要上的。 当下,便有大臣出列,开口道。 “陛下,岷王爷德高望重,出任宗人令自无不妥,但是如此一来,广通王一案,便不能由宗人府审讯,需得另行诏命其他衙门主理。” 然而话还没说完,一旁的周王又笑眯眯的接口道。 “不错,陛下,既然岷王叔出任宗人令,那么宗人府便不宜继续参与审讯广通王,不过涉及宗室,交由刑部主理亦有不妥,因此,臣以为,可以交由锦衣卫主审,最为妥当。” 底下的大臣被噎住了话头。 他们本来是想说,让刑部来主理的,结果一下子被堵死了。 好巧不巧的是,天子似乎也有些心动,沉吟片刻后,方道。 “既然如此,那广通王和阳宗王的审讯,就交由锦衣卫来做,拿到口供之后,再交给刑部,作为审讯宁阳侯等人的证供。” 然而这正是很多朝臣不愿意看到的,有了洪武年间的殷鉴,老大人们对于锦衣卫的防备很深。 陈镒立刻就开口道:“陛下,锦衣卫向来不对外公开,如此大案,恐难服众,何况……” “够了!” 话没说完,就被御座上的天子打断。 众臣抬眸看去,只见天子的脸色隐约有些不悦,开口道。 “这桩案子,折腾了这么久,都察院,大理寺,刑部,挨个都参与过,审成了个什么样子?” “锦衣卫乃是太祖所设,侦缉捕盗,审讯重案,本就是职责,如何便参与不得?” 见天子发了火,底下诸臣和宗室顿时蔫了,齐齐跪倒在地,开口道。 “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叹了口气,天子烦躁的摆了摆手,道。 “广通王等人锦衣卫来审,宁阳侯等人刑部来审,就这么定了!” “至于薛瑄……” 天子的口气有些复杂,目光落在依旧跪伏于地的薛老夫子身上,神色犹豫。 按理来说,作为举告,薛瑄也应该被押入诏狱。 但是锦衣卫向来忠实执行天子的命令,天子只说押宁阳侯四个,锦衣卫就只管他们四人,将薛瑄留在了殿中。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薛瑄的供词,早已经被记下来了。 刑部要做的,就是和广通王等人的证词核对,看是否属实,以此来判定宁阳侯等人的罪状而已。 无论他说的是真是假,他自己都是罪责难逃的。 就在朱祁钰有些踌躇自己该如何处置薛瑄的时候,他自己却开口了。 “臣自知罪责深重,甘愿接受朝廷一切惩处,但臣仍有一言,需谏陛下!”月麒麟的皇兄何故造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