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7章 广泛 (第1/2页)
罗护士顺嘴插了句,“你们不知道吗?咱们院里很多药材都是从他们大队进的。” 卫生院里只有蒙大夫和钱大夫是中医,其他大夫还真不知道。 “这是真的?”有人问钱大夫。 “嗯,真的!”钱大夫瞟了眼低头吃饭的陆文希,不太情愿的应了声。 这下大伙是真吃惊了,没想到丰旗大队的生意都做到他们卫生院来了。 有人提出疑问,“我记得咱们卫生院的药材之前不是从丰旗大队进的吧?他们那边的药材真这么好?” 要知道以蒙大夫的性子,不好的药材那是不会收的,院长为了找到符合他要求的药材供应者,那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但就算是这样,院里的药材仍是供应不足。 “是不错。” 钱大夫这一句不错,大伙就知道这丰旗大队的药材是真的好。 “难怪你们诊室有段时间来就诊的人多了不少,我还以为是钱大夫您的医术又精进了或者是因为多了小陆大夫,原来的还有药材的原因啊!” 这边的人相对保守,一般能吃中草药就很少会吃西药的。 大夫的医术好,即便药材方面有所欠缺也能给你把病治好,不过,药材的药效足,那疗效就会更明显。 “这个跟关系应该不大,主要是钱大夫的医术更好了。这药材没从我们丰旗大队进之前钱大夫的诊室也是最多人排队的呀!” “哈哈哈,小陆大夫说的对,说的对!” 后来,听说卫生院这边给松江公社那边去了个表扬的电话,着重说明了他们送过来的赤脚大夫文化水平高,医学基础好。 那些能当上公社领导的人基本都是精明的,听出了卫生院的言外之意。 丰旗大队自收割机一事后本来就备受关注,公社这边一收到表扬电话,很快就行动起来,让下面的各个大队狠抓赤脚大夫的文化和医学基础。 松江公社这一行动,清源镇的其他公社也有样学样,跟着搞起来。 医疗卫生问题本来就是县里关注的重点之一,要不然也不会给卫生院的深入培训提供奖金和一定的便利。 有机灵的人就向领导提议,说县里那些初高中毕业,没有工作又害怕下乡的人可以组织起来做个医学培训,通过之后可以派往下面的大队当赤脚大夫。 赤脚大夫虽然也是在大队,但他们是半脱产工作的,还会有工分和粮食的补贴,平日里有人来看病也能收点诊费什么的。 这可比单纯的下乡干农活要好上不少,而且下面的大队的确缺医少药,这样做不仅可以响应下乡支援建设还能顺带缓解镇上职位紧张的问题,还有利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这可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 上面的领导一琢磨就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为此还专门召开了会议讨论。 哪个领导家里没一两个不想下乡受苦的孩子啊? 这个提议几乎没受到反对就通过了,既然都是要下乡的,那还是当个赤脚大夫比较好,还能顺带学门技术。 方向盘算盘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