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90 馅饼与铁饼齐飞 (第2/2页)
其实小姑还是惯着侄子。 总感觉三仓不过才十九岁的毛孩子,懂什么做生意啊。 顺着他,让他拉一车旧轮胎回来,挣不挣钱的,也堵住他的嘴。 当然挣钱最好。 要是不挣钱,就是赔了,不过就是一车旧轮胎。 赔也赔不多。 权当花钱买个教训。 三仓没办法,只好拿着这些钱跟后勤主任说,手里本钱不多,先往回拉一车。 等回老家筹到足够本钱,再回来继续往回拉。 反正这满满一仓库废轮胎他是订下了,还付了一部分订金。 军人都比较豁达,梁三仓提出拉一车给一车的钱,人家也不计较。 而且正好部队从江北省运一批物资回来,空车去江北省。 人家就来个送货上门。 直接安排一辆车装上废轮胎,捎着梁三仓,给送到江北省。 三仓又是差点没乐晕过去。 这本来是他最犯愁的问题。 因为这地方到江北省三千多公里呢,光运费就不是小数目。 所谓鼻子大过头,运费都比这车轮胎贵了。 没想到正好部队有顺风车,人家给送货上门。 三仓知道,自己真的是被天上掉落的馅饼砸中了。 而且是皮薄馅大不凉不热,味美可口掉到手里的。 这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面对如此巨大的财富,三仓的贪心肯定被无限地勾起来了。 这时候就用得到“亲兄弟明算账”了。 他绝对不会跟二叔说,这是三十块钱一条买来的。 而是在电话里跟二叔说,是三百块钱一条买来的。 要是再加上运费,那就不止三百一条了。 另外,三仓相信二叔不会让自己白忙活吧? 总得给自己一点利润。 这样算下来,每条轮胎总得四百多块钱了。 三仓这一车就挣老了。 而且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轮胎往这边拉呢。 在三仓看来这不叫财源滚滚。 而叫财源滔滔。 拉着满满一车轮胎的军车到了二叔的门市,二叔和建东他们差点乐晕了。 他们何时见过这么多,成色这么好的旧轮胎啊! 而且只要四五百块钱一条就行。 也就是说,卖一条旧轮胎,能挣将近二百块钱呢! 这比卖新轮胎的利润高多了。 因为一条新轮胎的利润率也就百分之十左右。 比方说卖一条900-20的尼龙胎,也就挣一百块钱。 而且还得给人三包。 出现脱胶、跳线,或者鼓瘤子,等等问题,都要给人换新胎。 甚至有的品牌爆胎都给换新胎。 虽然经销商送货的时候会给调换,但是来来回回给人换胎,要搭上许多麻烦。 也就是说,卖新胎占用本钱高,利润率低。 因为新胎的价格基本透明,这样的利润率就在那里摆着,你也不可能卖得比别人贵。 可是旧胎就不一样了,这个价格很灵活的。 有时候卖得稍微贵点也没问题。 很多人为了图便宜,只要看着成色好,而且比新胎便宜好几百,人家很愿意要的。 也就是说,新胎没有旧胎畅销。 不光是开拖拉机的图便宜,就是那些跑长途的车老板,有时候也想弄几条成色好的旧轮胎用。 无他,就是图便宜,降低自己的成本压力。 那些来修车的,明明轮胎已经不能用了,他们总是希望老板能修则修。 实在不能修了,让他换新胎,开车的一个个心疼得就像割他的肉。 往往要问:“有没有旧轮胎,成色好点的?” 二叔有时候就会靡靡地想象: 要是有个地方有应有尽有的成色好的旧轮胎,给自己卖,那该多好啊。 那可就发大了。 因为旧轮胎太好卖了,有太大的需求缺口,可以说有多少卖多少。 没想到梦想成真,今天三仓给拉回来满满的一车。 而且成色如此只好。 全是正品轮胎。 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 当然,掉馅饼的同时,也掺着铁饼。 二叔和三仓他们爷几个,目前就被铁饼砸得不轻。公子尚德的那年1981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