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89 又见买卖小天才 (第1/2页)
可是此刻三仓没心思跟大哥讨论轮胎的事情。 他只关心自己会不会被判刑。 所谓天不怕地不怕,那都是没出事之前的状态。 一旦出事了,而且一听会被判刑,三仓吓坏了。 年轻轻的,大学生,一旦被判刑,这一生就毁啦! 他能不害怕吗! 至于传说中那些判刑就判刑,枪毙就枪毙,无所谓的人——三仓还没到那境界。 他并不回答大哥的问题,而是向大哥解释他法盲的原因: “大哥,我上学的书都学得挺好啊。 可是初三那年学《法律常识》,老师说考高中的时候不考。 老师也没教,我们也没学。 就是随便翻了翻。 只知道人家打咱,咱们被迫还手,那就是正当防卫。 没想到还分得这么细啊。 大哥你别吓唬我,给你兄弟个底儿,我到底会不会被判刑?” 大哥黑着脸没好气说:“你先把轮胎的问题说清楚,我得综合分析。” 好吧,三仓胆怯地看看这个他最害怕的人:“你知道我放假的时候在二叔的轮胎门市干过,我对轮胎很懂。” 大哥怒道:“就知道吹牛逼,只不过业余干了那么几天,竟敢自诩很懂!” “我就是很懂嘛!”三仓小声嘟囔。 二叔和建东来到县城开轮胎门市,一开始的时候头三脚难踢,生意展不开。 等到他们的轮胎门市渐渐被人接受,客户越来越多,生意就开始红火起来。 爷俩都忙不过来了。 正好建东三姨家的表弟辍学在家没活干,就让表弟也来门市跟着干。 轮胎门市这活儿,有时候半天不来一辆车,但是一旦有车来了,来到就是急的。 但凡坏了轮胎,谁不想赶紧弄好快点赶路啊。 所以你就得赶紧给他修轮胎。 该补胎补胎,该换新的换新的。 可是这活儿的特点就是,往往补胎的喜欢扎堆儿。 半天闲得慌,一来一大堆,好几辆车扎堆儿来修轮胎。 这倒不是有意识组团来的,大概是墨菲定律的原因吧。 反正一旦开始忙,那就忙得晕头转向。 尤其客户越来越多,这个轮胎门市让越来越多的司机认可以后。 眼看着门市越来越忙,有时候门口停着好几辆车,爷仨根本就忙不过来。 二叔于是又把二姨子家的一个外甥弄到门市来干活。 那个外甥本来在镇上一个火柴厂当临时工,让二叔给硬生生拽来了。 二叔的意思是,现在火柴厂的效益越来越不好,在那里干根本没有前途。 现在真正有前途的,就是学一门技术。 比方说学修车,或者颠瓢(厨师),或者修电视,或者电气焊…… 当然,二叔认为学修轮胎也是一门不错的手艺。 跟着你姨夫干几年,技术学好了你可以自立门户,也开一个轮胎门市。 这就是一辈子的饭碗。 你在火柴厂干,干得再好,到时候你能自己开一家火柴厂吗? 再者说当今社会用打火机的越来越多,火柴没前途。 于是,门市上一共就有爷四个了。 兵强马壮。wap..OrG 即使一次来好几辆车,也能基本应付。 三仓是个闲不住的家伙,在县城上学就整天乱跑。 要么跑到小姑的厂里,蹲在那里看人家开车床。 要么就跑二叔的门市上去看补轮胎。 碰上忙了的时候就帮着卸轮胎。 一来二去居然干得很上瘾。 谁知道他这是什么毛病,就喜欢干技术活儿。 放了暑假就到二叔的门市常住沙家浜了。 一来他就是干活有瘾,二来也能缓解门市上的忙乱。 第三嘛,干一个暑假,二叔还不得给他俩零花钱! 对于外行来说,感觉修补轮胎好像很神秘似的。 但是对三仓来说,这点活儿简直就是一看就会,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 说白了其实是个力气活。 因为现在的汽车轮胎越来越大,轮圈越来越重,一整套轮胎在手里把玩,没有一把子力气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