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45 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第1/2页)
大仓让秉海村长领着,去找几个见过那俩人的村民,询问那俩人的体貌特征,说话方式。 可是农村人的观察能力真的是不敢恭维。 那几个村民根本不认识那俩人开的是什么车,只认得是小轿车,认为很高级。 至于车牌号码? 呵呵,没那习惯! 那俩人的体貌特征呢? 很威严,很高级。 一看就是大人物! 农村人词汇匮乏,这几个形容词还是几个人集体创作出来的。 “那么,口音呢?”大仓心如火焚,着急地问。 “口音?”几个村民面面相觑,“肯定不是咱们这里的口音了,两个人都撇腔。” 本地人所谓的“撇腔”,指的区别于本地土话的外地口音,当然,也包括普通话。 只要说话跟本地的土话不一个味儿,全部统称“撇腔”。 那俩陌生人撇腔?这不废话吗! “你学学他们是什么腔调?”大仓说道。 一个村民就开始模仿,刚说了两句,其他所有人听得腿都软了。 起一身鸡皮疙瘩比鸡蛋都大,掉地上能砸肿脚面子。 “你别学了。”另外的村民赶紧给他捏住嘴,“你学得不像。” 大仓却是心里一动,虽然这位大叔模仿得十分蹩脚,但是大仓还是捕捉到了一丝丝的痕迹,那就是南方话。 或者说,他立刻联想到沪海口音。 因为英子已经在沪海上了半年学,要是捕捉到一丝丝的沪海味儿,肯定要往那边联系。 这又是很出大仓的意料。 本来他还以为,大概率应该是英子的家人找了来。 那样的话,就不会是南方来人。 因为当初收留英子的时候,他们能够听得出来,英子是京城口音,是北方人。 现在却突然出现南方人在调查,打听英子,一下子打乱了大仓的思路。 让他感觉这事更加的费解。 假设,是英子在大学里边让人盯上,来老家打听她的话——比方有人暗恋英子一类。 那么肯定就会直接来村里打听英子,不会先去镇上查英子的户口,更不会去看英子父母的坟。 也就是说,从查英子的户口和去坟地查看这两件事来看,那俩人是冲着英子的身世来的。 大概率是她的家人,或者老家的人来查找她。 可事情的矛盾就在于,英子明明是北方人,却来了两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 这是为什么? 是巧合了,正好英子的家人派来的人,原籍是南方人? 还是那俩人本来就是从南方过来的? 还是英子的家人故意搞迷魂阵? 或者对方本来就是在学校里才认识的英子,因为调查英子,本能地先查一下户口,会从英子的姓氏上面发现她是被收养的。 然后到村里继续深挖英子的身世,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反正,这事有些自相矛盾之处,也让大仓捉摸不透。 今晚的节日酒宴,大仓肯定是坐不住了。 他撒了个谎,说车队有事,没吃饭就开着车去了镇上。 找到镇上的户籍员,详细询问了那俩人的情况,并问了县上是谁带着来的? 在这里,大仓完全确定了那俩人沪海人的口音。 对于对方的身份,户籍员就不知道了,因为是县里的一位副县长带着来的,他哪敢去质疑对方的身份啊! 副县长亲自带着来镇上查户口? 这让大仓的心情很沉重。 看来,对方的来头很大啊! 能够肯定的是,来调查英子的这俩人,绝对不是真正要查英子的那个人。 这俩人是被派来的。 也就是说,派来的人到了这里,都需要副县长亲自陪着,可见背后的人物很不简单。 既然这样,大仓更是必须要调查清楚。 他这几年一直盘踞在县城,把县城当成自己的大本营,县里的领导都很熟。 他给那位副县长打电话,直接跟对方说明白了,你们查的姜颖如,是自己的妹妹。 到底是什么人来调查自己的妹妹? 没想到的是,那位跟梁进仓很熟的副县长却是讳莫如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