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30 抢购疯了 (第2/2页)
压了压。 吴光庆本来在镇中心开了一个批发门市,财源滚滚。 就因为举报热闹,断了一个瞎子的财路,就让他的门市瞬间门可罗雀。 然后低价把货物盘出去。 门市关门大吉。 去年到现在挣到的钱,也全砸进去了。 损失惨重。 但也只能自认倒霉。 还得庆幸孙业富把他手里的货物全部收下,不至于把货物全砸在手里,弄个倾家荡产。 可是,仅仅过去十几天,让吴光庆悔得肠子都绿了的日子来到了。 8月19日清晨,广播电台播发价格闯关的消息。 这个消息立即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挤兑和抢购风潮。 大家都在传说价格会在9月1号全面放开,到时候所有的东西都会大幅度上涨。 甚至越传越讹,把涨价给吹到天上去了。 东西涨价,反之手里的钱的购买力就大幅下降。 于是银行的挤兑不可避免。 所有在银行里有存款的人都想把钱取出来,赶紧变成实物。 这种挤兑之下,有的银行因为不能及时支付,柜台都被愤怒的群众推倒了。 至于抢购那就更疯狂了。 首当其冲被抢购的当然是生活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 有的市民抢购十箱洗衣粉,有的抢购几百盒火柴,有的抢购几百斤食盐。 最离谱的一个人,囤积了一户人家可以用二百年的卫生纸。 有钱的人家,则是疯狂囤积家电等大件商品。 只要听说商店要出售电冰箱等家电产品,天还没亮,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来到商店门口排队。 生产厂家才将产品运到商店,不等摆上柜台,人们就涌向运货车,抢着自己动手往下搬,好像白送一样。 卸下车后,打开外包装检验产品质量,如果没有问题,再到商店里交钱,然后装到自己的车上拉走。 也不在意质量好坏,冰箱有冷气就要,电视机出图像就抱。 现在正是盛夏,可是南方人居然抢购毛衣毛裤。 在疯狂的抢购风潮中,商品价格不断攀升。 据说,1斤装茅台酒从每瓶20块蹿到300多块,汾酒从8块涨至40块,古井贡酒从12块涨至70块,中华烟从每包1.8元涨至十来元。 人们都疯了,见东西就买,不管需要不需要。 反正只要把手里的钱花出去就行。 因为在越传越讹之下,人们认为手里的钱很快就不值钱了。 抢购潮在城市激烈的上演,农村也不甘落后。 当消息传来,乡镇上,乡村里,大大小小的商店里面的货物都被抢购一空。 进货都来不及。 货架上没几天就空荡荡的。 孙业富乐得见牙不见眼,简直都要乐晕了。 挣老了简直! 鹅拧也来到镇上,把属于他的商品拿出来零售,八万块钱的货物而已,瞬间就被抢购一空。 只是苦了吴光庆。 前几天刚刚以赔本的价格,把手里所有的货物盘给了孙业富。 可是现在就发生了抢购潮。 那些疯狂抢购的老百姓在孙业富那里和供销社买不到东西,记起来镇中心还有一家批发门市来着。 纷纷跑到吴光庆这里要求买东西。 吴光庆欲哭无泪。 他哪里还有东西卖给人家啊! 你们早干嘛去了? 前些天为什么一个上门的也没有啊! 看着孙业富那里大发其财,吴光庆杀人的心肠都有了。 另外还有一些大发其财的,就是那些留下大仓货物的亲戚们。 村里也发生抢购潮,代销点里的货物被抢购一空。 恐慌的人们去镇上,去县里,想要抢购商品。 可是他们绝望地发现,全国都在抢购,都在缺货。 商店里所有的商品,都已经被老百姓搬到家里去了。 现在已经连涨得很高价格的商品都买不到了。 可是那些家里堆着好多货物的大仓的亲戚们,简直要乐疯了。 当初大仓以那么低的价格批发给他们,一开始还犯愁,这么多东西放在家里可怎么处理啊? 可是现在呢,很多人跑到门上跟他们商量,能不能高价匀一点给左邻右舍啊? 家里最门庭若市的,就是魏春安家了。 都在恳求魏老大能高价匀一点东西给自家。 这个场景,可把魏春平和王翠花给气死了。公子尚德的那年1981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