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50 多么可笑 (第3/4页)
怕有朝一日他跟表姐离婚。 因为他知道表姐对姓钟的爱的有多深。 对钟振军有多崇拜。 在表姐心目中,钟振军几乎就是集全世界所有男人的优点,和美德于一身的完美男人。 钟振军就是表姐的天。 就是表姐的全世界。 是比表姐的生命更重要的存在。 所以他才三番五次忍了钟振军对表姐的不忠。 甚至处心积虑给他开脱,替他遮掩。 所有的努力,只是要瞒着表姐。 不让表姐受伤害。 更不想扯下钟振军的遮羞布,让他不再有所顾忌,从而跟表姐离婚。 这年头离婚的太少,太少了。 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老百姓的眼里,比克死男人的寡妇要邪恶得多。 老百姓就认死理,认为“跟脚的鞋没有扔的”,凡是人家扔的,绝对是不跟脚的。 凡是男人不要了,离婚的,绝对是不守妇道,水性杨花,伤风败俗,道德败坏…… 不仅仅是世俗的观念把离婚的女人固化为坏女人,甚至,老农民僵化的思想当中,还把离过婚的女人妖魔化。 看做不祥之物。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如果收回来,那就是一滩泥水,很脏,不吉利。 回到娘家,会给娘家带来霉运。 这些思想观念,多少年来一直根深蒂固地植根于老百姓的心目中。 《孔雀东南飞》就很好地诠释了被男人抛弃的女人,有家不能回的悲惨命运。 到了新时代的今天,在现在的农村当中,也许其他的思想有所改变,但是对于离婚女人的偏见,却是一点都没有进步。 甚至在极少离婚的农村,这种观念比之古代还有过之有无不及。 表姐处于这种世俗观念当中,而且她对钟振军的感情又是如此之深。 她把自己全部的感情和生命都托付给了那个男人。 现在一旦被抛弃。 无论从外部舆论环境,还是她自己的内心,都没有她的一丝生路。 很明显,在决定跟钟振军离婚的那一刻,表姐就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她主动要求放弃孩子,就是最直接的证明了表姐的内心。 要不然,表姐作为常年在家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离婚以后,她怎么可能舍得放弃孩子。 甚至民政所的人建议夫妻二人,离婚后一人一个孩子,她都拒绝了。 分明就是知道自己必死,只能把孩子都留给男方。 妈妈死了,至少孩子还要爸爸。 还有爷爷奶奶,还有小姑、小叔…… 大仓已经不敢想象下去了。 他能知道表姐一定是痛苦到了极点,绝望到了极点。 但他依然知道,自己所谓的“知道”表姐的痛苦,也仅仅是靠想象而已。 自己不是当事人,永远不可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表姐那锥心刺骨的痛苦和绝望。 尤其是本来好好的一个家庭,一个自以为很幸福的家庭主妇,有她深爱的男人,有可爱的孩子。 突然之间这一切都要离她而去。 她怎么可能舍得自己深爱的孩子。 怎么舍得自己的男人。 怎么舍得这么越过越好的幸福的家! 而且这一切生离死别,还不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天灾,而是她以为最可依赖的,以之为精神支柱的男人赐予她的。 她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失去。 她怎么可能承受得了! 除了去死,她没有其他选择。 大仓拉开车门跳了下去:“姐姐,我跟你一起进去。” 一看表弟非得要跟她一起进家,表姐有点急了:“大仓你要干什么,你在外边等我!” 她以为表弟又要进去为难钟振军的父母。 她一点都不怪自己的公公婆婆。 而且,公公婆婆到现在蒙在鼓里,还不知道儿子和儿媳妇已经离婚。 她希望公公婆婆永远不要知道这事才好。 “姐姐,你放心,我什么也不会说,我就是跟你进去拿东西。” “我没有什么东西可拿。” “你的衣服呢,也不拿?” “不用,那都是些旧衣服,以后不穿了。” 看到表姐这坚定的表情,听她不容置疑的口气,大仓再无怀疑。 放下孩子,从这个家离开之后,表姐绝对不会回娘家。 她绝对会找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了断自己的生命。 大仓又拉住了表姐: “姐姐,你不让我进去,我先问你一句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