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十四二章 漫川八大件 (第2/2页)
人见过紫衣姐姐。” 澹台紫衣微微一笑,任由侯离人接过熬粥的活。 “都说侯公家的掌上明珠,知书达理,人也乖巧,今日一见姐姐甚是喜欢。” 没有绵里藏针,说的更是情真意切,倒是不像有假。可越是如此,侯离人越觉得,李家大妇的地位岌岌可危,怕是要保不住了。 秋冬本以为能看到一场吃醋大战,结果看到的却是相安无事,这让她很失望。 粥在一片祥和之中熬好了,三个女人揣着心思,欢声笑语的去了李家大郎住处…… 京兆府,捕快们换上便衣,三五成群的出了大兴城。 刘老三带着手下,扮作贩卖酒水的商贩,沿着官路赶往上洛郡。 赵四一身粗布麻衣,抱着膀嘴里叼着根狗尾巴草,笑嘻嘻的说道。 “头,咱们这次去丰阳县漫川关镇,你说能不能吃上一回,漫川八大件。” 刘老三瞪了一眼赵四,骂道:“你这吃货,脑子里除了吃就是娘们,还能有点别的不。” 说着,回过头来,望着推车的兄弟们说道:“漫川关镇乃水旱码头,九省通衢,南北商贾云集之地。这次去,咱们若是失了手,京兆府的名头,可就要丢到大江南北了。” “只要兄弟们卖死力气,把这趟买卖做成,哥哥自掏腰包,请你们吃那漫川八大件。若是做不成,哥几个说不好得在漫川镇丢下几大件来。” 赵四紧了紧裤腰带,摸了摸脑袋,笑道:“三哥放心,只要买卖能做成,这两大件不丢,丢些旁的小弟也不在乎。” 说着,又拿胳膊肘拐了刘老三一下,附耳低语道:“三哥,这么大个买卖,老爷不会只派咱们这些苦哈哈吧!” 刘老三冷着脸说道:“老爷比你我心里有数,以后别多问,只管干好手里的活。” 赵四忙点头称是,回头又笑道:“三哥,大热天的,要不喝上两口解解暑,反正那酒也不是用来卖的。” “啪!” 赵四后脑勺挨了一巴掌。只见刘老三冷声道:“买卖没成之前,谁要敢贪嘴,别说当哥哥的不讲情面……” 上洛郡,大兴城东南,严格来说仍属京兆府管辖。甘蔗想办什么案子,只需知会一声,倒是用不到大兴城捕快。 可这次不行,想要查的案子,动的人,都跟漫川关镇,金钱宗有关。 金钱宗守着金钱河,控制着上洛郡的水路营生,其门人子弟不下千人。实打实的上洛郡第一大宗门。 漫川关镇有着上洛郡最大的水陆码头,每日里船只往来不断,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一条宽十丈的青石主街,将镇子分成了南北。街道两侧酒楼茶馆林立,生意很是红火。 往来商旅,只要钱袋子有分量的,都想尝尝名声在外的漫川八大件。回头也好跟亲戚朋友吹嘘一番…… 漫川八大件,能够享誉大江南北,可不是吹出来的。单说第一道菜,刀尖丸子,其制作便很讲究。 猪精肉剁成肉泥,用刀刮成尖,上蒸笼半个时辰。备上高汤、芋头、鲜肉,待丸子香气扑鼻时出笼。花瓷碗垫上当地特惨的芋头,铺上肉丸,浇上高汤佐料方算菜成。 鲜、香、淡、雅,南北口味皆宜。一口刀尖丸子,一口汤汁,佛祖也要留上三日。 漫川镇基本家家户户都会漫川八大件,好用来招呼远方来的贵客。而镇子里公认做得最好的,便要数四方居了。 四方居并非大酒楼,而是挤夹在酒楼茶馆间一处不起眼的小门脸。 门脸不大,屋子里摆了两张四方桌,有那么八把四方凳。墙上挂着四四方方八幅画…… 走进四方居,看不到跑趟和小二,只有一对老夫妻。由于老两口身子骨不在硬朗,每日只接待两桌食客,便要打烊歇业。 想要吃上一口地道的漫川八大件,且要提前好几日预定,否则便只能到临近酒楼吃上一口虽不正宗,却也像模像样的八大件了。 这日午时,一名青衫背剑匣的年轻郎君,迈入四方居。还未等郎君吭声,便见老妇人面带愧疚之色,迎了上来。 “小郎君真是对不住,今日小店已然客满。若是真想吃一口俺家老头子做的菜,且得等上两日才行。” 青衫郎君看着不大的四方居,坐着七八名食客,晓得今日算是没口福了,只好等上两日了。 青衫郎君付了定金,刚要转身离开,便见一伙人涌了进来,顿时把四方居塞得满满登登。 为首之人是个衣着华贵,鼻直口方的年轻郎君。只见其张目望向后灶……大叔好疯狂的剑开太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