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殿试开始 (第2/2页)
很快,殿试便准备开始了,考生们都陆续进入自己的座位,考官也出场了,乃是李玟、荀老先生以及秦凌。 他们进场的第一时间都朝萧扬望去,眼神中的情绪各不相同,如秦凌则是恨不得现在就把萧扬杀了,而荀老先生则是慈祥地望着他,并点了点头,以示鼓励。 萧扬也是点头会意,看到这样的配置,萧扬倒也不担心了,有荀老先生在,他不说受到照顾,但肯定不会有意外出现。 此次的殿试与此前不同,不再是每一个考生一个房间,而是每个人都在大殿之中,互相隔开数丈,保证无法窥视他人。 然后经过点名、致辞、参拜、开卷等诸多仪式与礼节之后,方才进入到分发试题,答卷的环节。 今年的试题是:外重内轻与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 翻译过来就是,治理国家之时,注重抵御外敌,对内则只保证基础民生;以及注重内政,如运河、水渠、道路等民生工程以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对外则采取平缓的外交政策,以减少军费开支,这两个方面各有什么得失的地方。 这题出在大宋,那可是再合适不过了,简而言之就是接下来,我们到底应该继续重文轻武,还是改变策略,这样的一个题目。 现在的皇帝,果然是心系社稷与百姓,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已经表明了他绝非一个昏君。 萧扬略加思索,便沾染墨水,开始了答题。 天下之患无常处,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之所趋…… 这一道题目他曾经在藏书中见过,那一年的状元文章,他自然也已经记住了,现在只需要结合大宋的实际情况,然后写出来便可,对萧扬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那一篇文章的主旨便是开头所言,这国家的患处是不可能时时一样,而是反复无常的,善于治国的人,会选择顺从天下大势所趋,而选择相应的行政方略。 同时也列出了前朝各种方略的得失所在,这极为考验考生对前朝的研究,以及对政事的理解。 但不变的却是设立学堂,造就国民,造就人才以振兴实业,使得人才辈出。同时亲贤臣远小人,广开纳言,惩治贪腐等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故而整篇文章下来,萧扬需要修改的并不多,大多数情况只需要把用典的地方稍微替换即可。 故而整个承文殿内又出现了极为诡异的情况,那就是所有人都在冥思苦想,打着草稿与大纲的时候,萧扬已经开始奋笔疾书了。 三次都在考场的李玟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反倒是萧扬想得太久,会让李玟觉得怪异。 荀老先生则是一直欣慰地望着萧扬,期待着他的答卷。 至于秦凌,他怎么可能看萧扬,若不是囿于职责,他早就动手了,他看到萧扬就能把眼给瞪红了。 有些还没有思路的贡士们发现了萧扬的动作,内心不禁感叹道:这他吗的还是人? 你说之前写得快就算了,现在可是殿试啊!名次能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将来位置的上限,岂是他这样随意的?川北的大宋狂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