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_第二七八章 另一种形式的移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七八章 另一种形式的移民 (第2/3页)

微扯皮一段时间。

    争取一些更好的补偿条件也就接受了。

    现在新皇帝登基不到两年的情况下,朝中大臣正在迅速更替的情况下。

    条件也不用争取了,只能直接照办了。

    熟悉历史的老人,都忍不住在心中感慨,大明皇帝的政策方向,始终都高度一致。

    在限制奴仆这一点上就是如此。

    而且可以预料的是,后续的某个几乎默认的继承人,肯定还会继续限制奴仆的应用。

    因为他已经提议过直接废奴了。

    很多大臣都明白,奴仆贸易和奴工已经彻底没有前途了,还是继续发展正常实业吧。

    航空和造船应该都是好的方向。

    现在的两代皇帝都支持,几乎默认的下一代继承人,那更加是强烈支持。

    开放民间造船业是他推动的,新一代军舰是他主持设计的,航空工业协会是他组建的。

    这就是未来的长期的政策支持方向。

    朝中大臣们也没有深入的交流,因为现在朝中局势还比较混沌,派系和利益还不清晰。

    尚书、大学士们默默的观察自己的同僚,确认没有人主动站出来反对和质疑之后,也就在心中做出了同样的决定,然后非常有默契的去做事。

    各个衙门内部都开始开会,朱简炎这个皇帝没有召开御前会议,但是部门不能不开会。

    得把消息和风向放出去,得让各级的官员沟通内外。

    礼部衙门的会议室里面,礼部尚书黄钺下发了皇帝的命令,简单介绍了之后最后说:

    “陛下心意已决,我和诸位老先生们的意思,当然也是与陛下完全一致的。

    “所以,这件事情必须得执行,诸位回去提醒和警告各方面,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

    “当然,诸位也可以对自己的亲朋故旧们放出话去,让所有人都不需要过于担心,朝廷会给出相对合理的补偿的,赎买的价格也会尽可能合理。

    “但是,也不可能达到市场售价和他们花费的代价,否则那就不是赎买,而是采购了。

    “实在接受不了,可以安排家族子侄带着奴仆迁往藩国,或者干脆居家移民。

    “最后重申一遍,这是大明朝廷中枢的一致决定,决议本身已经不容改变。”

    礼部官员全都老老实实的答应着,没有人站出来顶撞和质疑黄钺。

    只是有人询问了一些细节,有人确认了一下消息的真实性,探听了政策的力度。

    黄钺少有的保持着严肃的表情,依次做了最为严肃的回答。

    黄钺的态度,让礼部官员们都认识到了这件事情的严肃程度,都只能默默的接受了。

    这是朝廷中枢已经决定的事情,没办法接受就只能辞官或者造反。

    黄钺比太上皇小了十岁,在太上皇退位的时候刚满五十五岁,还不到退休的年龄段。

    今年五十七岁了,但是身体仍然非常硬朗,也已经基本确定要继续留用了。

    这个年龄的臣子,一旦在这个时候被留用了,往往能够超期任职很多年。

    未来还会继续长期主持礼部工作,也就得继续努力工作了。

    黄钺传达和解释完了政策本身之后,开始主持自己衙门的工作:

    “我们礼部掌控着大明的喉舌,务必要全力为政策执行保驾护航。

    “下面我们来讨论执行方案,我们礼部应该做哪些事情……”

    这一天下来,各个衙门都在开会。

    开会结束了之后,各级臣子回家,又在晚上参加了各种聚会。

    黄钺自己也参加了一场私人聚会。

    参加这种级别宴会的人,全部都是京师新城的名流。

    除了富商豪族之外,还有一些报社的人。

    拥有大量奴仆的家庭也是非富即贵,跟这些人是高度重合的。

    黄钺参会的时候,已经把消息放出了一些,所以现在这些人都带着心思。

    在曼妙的歌舞声中,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人,都在宴会上心不在焉的闲聊。

    等到暖场的差不了之后,不相干人员迅速退场,正事也终于开始了。

    黄钺带来的随从,把朝廷的政策和先生们的决策,以及礼部准备好的话术,陆陆续续的宣讲了出来,引发了一阵阵的议论。

    等随从基本讲完之后,所有人一起看向了黄钺。

    黄钺的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