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五章 小学毕业的人才 (第1/3页)
日本群岛,江户国都城。 王宫对面的王国衙署中间,户房衙门的院子外面竖起了招牌和电喇叭。 每隔一刻钟宣读一次大食国招募移民的政策,周围也陆续有人进去询问情况登记报名。 这种情况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过年期间也没有完全停止,仍然接受报名登记。 相关的消息也陆续传遍了江户城,江户国大部分居民所在的城市。 安康二年正月十二上午十点多,二十二岁的男青年郝仲义,带着十八岁的弟弟郝季智,一起走进了户房衙门。 进门就看到大厅侧面的摆着一排桌子,旁边立着牌子,上面写的“移民登记处”。 郝仲义马上带着弟弟过去,习惯性的挂起笑脸询问: “两位差爷,俺们想打听一下大食国……那个墨洲湖区移民嘞事儿……” 两个值班的干事看到有人来,特别是听到对方说的那口带着山东口音的大明官话,马上就来了精神,一个年轻的干事拿起笔来询问情况准备记录: “你是山东人?” 郝仲义马上说: “俺爹娘都是山东曹州府来嘞,俺自己是呆这江户城生嘞,不过俺兄弟他娘是江户人。” 崇祯以前,明代北方的府实际上是元代的路改来的,很多北方府的辖区异常巨大。 整个山东八十九个县,却总共只分了六个府。 明朝初年北方人口少,这么设置也算是合理,不合理的地方在于恢复之后没调整。 一直到崇祯年都还是这么个状态。 到了仁武朝的时候,世祖皇帝把北方的大府拆分了一部分。 兖州府和青州府两个府,被拆成了曹州府、兖州府、沂州府、青州府四个府。 两个干事听到这青年说自己父母都是曹州府的,仍然兴趣不减。 在去年以前,就算是爹妈都是大明人,只要不是在大明本土生的,那都不算是大明人。 但是按照最新的标准,只要爹妈都是大明人,无论在哪儿生的,他自己都是大明人。 大明人跟朝鲜女、和女生的孩子,在大明本土以外的地方基本都会被视为大明人。 就算是在大明本土,那也是仅次于大明人的,是所有藩属国人中身份是最高的。 另一边那个年长的干事笑呵呵的问: “广播上该说的都说了,那你们兄弟俩还想知道点啥?” 郝仲义马上说: “是这样的,俺家是在江户城开饭店嘞,俺爹想让俺带着俺弟一起过去,在新建的移民区里开个饭店,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特别嘞规矩?” 年长干事马上介绍的同时询问: “没什么特殊规定,那边是大明的大食国,规矩跟江户国基本一样。 “不过你们兄弟俩自己开饭店,你们自己会记账算账吗?” 郝仲义马上点头说: “俺会写会算,俺小学毕业了,俺弟没上学,但是俺爹和他娘都教过他,他也能看的懂家里的账本。” 两个干事顿时就有点喜出望外的感觉,年长干事有些激动的说: “小学毕业,能写会算,还是大明人,这是人才啊,你还开什么饭店?去当个经理吧!” 年轻干事拿出了一张表格和一支钢笔递过去: “自己填上你的情况,也算是检查你到底能不能写字,意向一栏直接写经理。 “你可别看不上经理,现在墨洲湖区的移民区,是以类似皇庄的形式办的。 “不设置传统府州县,公司掌柜和经理就相当于当地的官吏,包管一切。” 郝仲义直接就愣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