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_第二四八章 广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四八章 广播 (第3/3页)



    不过操作方式大约要改一改,因为林语堂的机器按键太多了,结构按键六十四个,再加上八个选字的数字按键,总共七十二个。

    朱靖垣现在的设计,要考虑到后续的电子计算机时代,电脑键盘的通用布局的合理性。

    基本按键最好是能缩减一半,减少到三十二个左右,加上数字键不超过四十个为好。

    倒是不必再拘谨于三键出一字,可以放宽到四键出一字的标准。

    按第一个键,对应大滚筒旋转,找到指定的中滚筒。

    按第二个键,对应中滚筒旋转,找到指定的小滚筒。

    按第三个键,移动纸盘,对准小滚筒上的字所在位置。

    按第四个键,旋转小滚筒,把最后确定的字按下去。

    这样的组合可以容纳九千多个汉字。

    如果实际使用中不够用,可以把大滚筒和中滚筒面数也增加到八个。

    那样就有一万六千多个汉字了。

    第二个关键点,是排列和筛查找要用的字的方法。

    这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用机械结构做出一个“输入法”程序。

    为了降低重码率,这个输入法只能用形码,最好的参考方案就是五笔输入法。

    五笔输入法名为五笔,其实每个字最多敲四下键盘。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朱靖垣对专门学过的五笔还有点印象,知道字根大概怎么编。

    对其他的形码输入法就基本没有了解过。

    五笔输入法这套东西的设计逻辑,朱靖垣脑子里面大概还是记得的。

    虽然不完全记得所有的字根和规则,但是朱靖垣也不需要自己亲自复原出来。

    自己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帮手。

    自己只需要把逻辑和方向大致描述出来,让工部的工匠们能完成设备制作。

    让礼部的大师们整理规范汉字,做好字库的排列和筛选顺序,整理出字根表就行了。

    但即便是这个设计逻辑,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写完的。

    关键是,还要给这个打字机,再设计一个电驱动结构。

    让打字机可以做成人工敲击的,也可以做成通过输入信号自动敲击的。

    这又是一个复杂的机械工程。.ZWwx.ORG

    整个设备做出来,可能比机械钟表都要复杂。

    这东西早期的故障率和良品率肯定会濒临失控的,早期制作成本肯定也会非常高。

    历史上的林语堂的打字机,造出来总共花了十二万美元。

    这是间战期间美国工人二十到三十年的工资,能够买下两架P51野马战斗机了。

    结果在第一次公开展示的时候,当着潜在的投资公司的面出了故障。

    现场修了一个多小时才修好,结果也就没有人投资,最终根本没有机会上市销售。

    虽然林语堂可能把折腾打字机三十年的花销全算上了,但这个成本看起来仍然非常高。

    朱靖垣基本跳过了摸索过程,可以直接去尝试制作成品,总成本肯定会大幅度的降低。

    但是早期成本仍然可能会飙升到一辆汽车的级别。

    不过朱靖垣不在乎。

    朱靖垣与林语堂最大的区别,不是自己是个穿越者,而是自己有钱又有权。

    大明最富亲王,世界第二富,自己自掏腰包,都能把这个东西硬推到成熟。

    实际上,林语堂的展示失败后的当年,IBM就搞出了更加简化,更加粗糙,需要强行记忆所有汉字编码,但是故障率更低,勉强能用的汉字打字机。

    IBM专门找了一个团队,在美利坚全国到处宣传。

    林语堂用了几十年搞出来的那个打字机,虽然更加精巧但是却频繁出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得到投资了。

    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朱靖垣身上。王子虚的大明1805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