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_第一一六章 咱大食国好起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六章 咱大食国好起来了。 (第3/4页)

“咱们跟露西亚的谈判开始之后,局势肯定会迅速变得更加紧张。

    “不排除再次跟泰西各国全部交战的可能性,所以一定要快。”

    旁边的几个文书人员奋笔疾书的记录,同时逐条分解之后交给相应人员去传达。

    实际上,按照惯例和实际规定,各国代表签署的和约文件要送回本国,由本国的君主正式用印,然后交换君主的批准书,然后和约才能正式生效。

    但因为电报的存在,以及过去一个多月的有意拖延,大明和奥斯曼的和约的全部内容,早就依次得到了双方君主的反复仔细确认。

    大明皇帝不会去否决,奥斯曼苏丹也没有能力再去否决了,所以批准书都提前准备好了,所以这份协议是即时生效的。

    大明海陆军也全都做好准备,现在就在关键的港口码头外面飘着。

    朱靖垣的指令以电报形式发到西海,运输船队马上开始靠岸登陆。

    中午时分,登陆的大明部队开始入城,奥斯曼驻军和部分居民开始撤离。

    奥斯曼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决定放弃这些地区了,要撤离的消息早就或明或暗的传播开了。

    十几天前奥斯曼接受要求的的消息正式公开,当地的士兵和居民就已经开始开始准备迁徙了。

    第二天上午,大明右军都督府基本接管了大秦海西岸地区和塞浦路斯岛。

    当地的居民一部分跟着奥斯曼部队逐步撤离,一部分留下来接受大明的管辖。

    不过无论是离开的,还是留下的,数量都非常有限。

    这片地区持续打了十几年的世界大战,当地的居民大部分都已经逃亡或者因为战争而死。

    生活在这里的人早就所剩无几了,实际数量还没有双方的部队多。

    相比通过海运连接的海岸地区,内陆的交接过程就要相对缓慢的多。

    大明就算使用自行车部队,也得四天时间才能跑遍所有地区,完全接管下来可能要七八天之后了。

    朱靖垣把各方面的任务安排下去,就准备回王府休息。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三十岁上下的消瘦官员喊住了朱靖垣:

    “王上请稍等。”

    朱靖垣被这个称呼整的明显一愣,脑子转了好几个弯才反应过来:

    “你……大食国的官员?”

    官员马上拱手行礼说:

    “启禀王上,臣是王府长史刘志新,有事想请示王上。”

    刘志新作为王府长史,相当于国相的身份,跟自己家国王报告,还得先做自我介绍,这感觉也没谁了。

    朱靖垣明白怎么回事了,挥手让其他人去忙活,自己坐下来问:

    “你说吧,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决定的?”

    刘志新心中松了口气,语气颇为轻松愉快的说:

    “启禀王上,按照这几天朝廷下发的旨意,咱们大食国的范围又有了变化。

    “整个大食地区,除西海半岛之外,其他大明土地全部并入大食国。

    “原大食半岛东南角的阿曼国,藩王接受了改立条件之后,即将返回大明京师,国土也并进来了。

    “原本只有驻军,没有正式官员的两河国,也直接撤销并入大食国。

    “所以如今咱们大食国,是大食地区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藩国了,而且也有了不少的好地方了。

    “同时朝廷也询问王上的意思,要不要趁这个机会迁都。

    “臣以为,巴格达、耶路撒冷、大马士革都不错。

    “其中大马士革正是古大食国的京师。”

    刘志新相比之前的苦口苦面,现在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

    大食国的大范围扩张了,而且纳入了很多好地方,让这个王府长史完全振奋起来了。

    当初被坑的留在大食国,本来还以为是个大坑,没想到没过一年就发达了。

    咱大食国好起来了。

    朱靖垣听着这些报告,就有那么一瞬间的茫然:

    “耶路撒冷、大马士革、巴格达这种地方,朝廷没有设立布政使司吗?”

    刘志新似乎稍微有些遗憾的解释说:

    “启禀王上,按照最新的旨意,朝廷首先扩大了西海布政使司,将巴勒斯坦地区并入。

    “另设双河布政使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