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4章 扶桑使节 (第1/2页)
“你怎么知道的?” 呆夫良心一惊,这是倭寇的一个秘密之一。 “就不告诉你,你说你气不气?” 李牧说完,一名锦衣卫急匆匆跑了过来。 在李牧耳边低语几声,李牧稍微愣了一下。 很快,看向了张龙,“让神枢营集合,整理装备,前往大沽口。” “少爷,那虎子怎么办?他还没回来。”张龙问道。 “虎子那里还有一百人。”李牧略微沉思了一下,“我给你留下五个基数的弹药。你留下啦,和虎子、中屯卫的将士守天津卫。” 听着李牧说话,呆夫良心也得意起来。 “伯爷,天津卫、海防营,再加上你们神枢营,一共也只有六千人。我扶桑大军有海船二百多艘,战船六艘,你们也不好打。”呆夫良心轻蔑的看着李牧,“我还是建议,李伯爷把我给放了,用我一个人,换取一座城的太平。不然,整个天津卫,都将陷入战火之中。伯爷,希望你珍惜来之不易的太平。” “朝子,阿呆也喝得差不多了,把他绑了。”李伯爷站起身,“弄个十字架,把他绑在上面。其余的……你自己看着办。” 朝子当即点头,像是拎小鸡一样,把呆夫良心拎了起来,“少爷,您就瞧好吧,保证显眼,让扶桑那群狗日的,一眼就能看到。” ………… 大沽口。 因位居海河入海口而得名。 位于天津市东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南岸,隔河与塘沽相望。 西连海河平原,东濒渤海湾,周围地形低平坦荡,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 明永乐二年,朱老四命人在天津筑城设卫,于大沽口置炮台,竖津门之屏,锁钥入京水道。 弘治年间,刘福商人之后,在入海口排列三道拦河铁链,配置铁戗,水底植丛桩以御敌舰。 并在南岸、草头沽、石头缝、南滩等处,共计建造炮台66尊,构成大沽要塞的防御体系。 同时,在大沽口河道两岸,各建造了一座土城,每座屠城最多可容纳四千将士。 六艘四四方方的龟甲战船,二百多艘海船已经集结完毕。 木下弥左门卫号称自己带领的是三万精锐,只要李牧交出呆夫良心,他就立刻撤军。如若不然,就要踏平天津卫。 海防营将领王义,带领一千五百人,镇守的河道南岸的土城,和他一起守城的,还有新城卫的官兵。 朱厚照和刘福,则是镇守北岸土城,也就是大沽口塞。 朱厚照一共带来了六十门速射炮、五千支燧发枪,两座土城均分。 木下弥左卫门的主力进攻的方向就是大沽,刘福几次建议,让朱厚照回天津卫,可都被朱厚照给拒绝了。 打仗,朱厚照还是很有天赋的。 详细分析了形势,又找来锦衣卫的探子,详细研究了一下,决定不先开炮。 等倭寇登陆之后,用重型火炮先打掉他们的海船,来了就他妈的谁也别想活着离开。 但锦衣卫却给朱厚照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扶桑使节大内义隆从南京登陆,一路北上已经到了京城。 对李牧捉拿呆夫良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