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2章 情况,军令 (第2/2页)
“汉口、江夏确实是利于我军与顺军决战之地,但还需谨防李自成分兵渡江。 如果那样,不论是他攻打别处,还是从侧翼攻打江夏,于我们而言都不利。 臣建议监国立即传令长江各据有地利的码头、口岸驻军,谨防敌寇渡江。 另外在派出一支水师分队巡视巴陵至江夏这一段的江面。” 朱媺娖听了微微点头,随即通过对讲机,了解了红娘子、曾英、杨展、刘文秀四人的想法。 发现四人意见和郝光明、堵胤锡、章旷的大概一致,心中便彻底安稳下来,当即连续下发了几道军令。 其一便是传令长江沿岸大明驻军,提防顺军绕路渡江。 其二则是紧急启用徐恩盛,令其立即从经过汰选的营兵中选出部分原属于他的兵将,并分出左军的百来艘战船组建长江水师第三镇,负责巡视巴陵至江夏段的长江。 说到底,徐恩盛勉强算是在战场上临阵倒戈的,要比常登多得朱媺娖一份信任。 虽然就能力而言,朱媺娖更看好常登,但如今却不好用常登为主将。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朱媺娖暂时没有多余的水师将领可用。 曾英、李占春、于大海要负责率领长江水师第一镇、第二镇与来攻汉口的顺军决战。 刘文秀则是水师新人、半桶水,又要负责统领禁卫军第二镇。 她只能紧急启用徐恩盛。 她并不怕徐恩盛反投李自成——一是徐恩盛知道她的实力、能力,二则徐恩盛家人都在江夏城中呢。 唯一所虑,大概就是徐恩盛在长江上遇到李自成的渡江部队,还打输了。 但这种可能性极小。 李自成既没有多少真正的战船,也没有徐恩盛熟悉这一段长江水情。 更何况,徐恩盛能被左良玉当做直属总兵官,掌管二分之一的水师,肯定是有相当水战能力的··· 最后,朱媺娖又下达了最重要的第三份军令。 “兹临时委任曾英为江汉水陆兵马提督,李占春之长江水师第一镇、于大海之长江水师第二镇、杨展之边防军第三镇、第四镇,及刘文秀之禁卫军第二镇,皆由其统帅,与来犯之顺逆决战!” 负责听写军令的刘珠在一旁奋笔疾书,额头都见了细汗。 对讲机中却没有传出曾英等人领命的声音。 最终却是人在现场的堵胤锡先出声。 “监国,如果加上金声桓所部,江夏城在接受整编的左军兵马便有近二十万之众。 此种情况下,监国身边只留禁卫军第一镇以及数千御林军,会否太少了些? 破李自成虽重要,可监国之安危更重要呀!” 说到最后,堵胤锡向朱媺娖深深拜下。 朱媺娖忙道:“堵卿何至于此?快快请起。” 堵胤锡见朱媺娖走来,倒也真不敢让朱媺娖亲手扶他,便识趣地站了起来。 朱媺娖道:“本宫自有神通,安危不会有问题的。不过堵卿所虑也不无道理,江夏汇聚的左军众多,确实需重视。 所以,今日便需要堵卿、章卿携带一部分经过汰选的左军将士离开江夏,或到别处去继续整编训练,或直接送往湖南的长沙等州府开荒屯田。 如此留在江夏城的左军估计能减少十万左右,也就没那么难管控了。” 朱媺娖对于左军的收编依旧是按在成都收编大西军的经验来,主要分为汰选、整编、训练三大步。 前两步需要耗费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此时距离红娘子拿下江夏已经过去五六天,除已经从江北过来的卢光祖部,以及将要到来的金声桓部,其余左军几大营人马都已经完成了汰选,整编也已接近尾声。 所以,将这些完成了汰选的左军将士拉到别处去整编、安置,是可以的。 堵胤锡听了朱媺娖这话,明显松口气,道:“原来监国早有解决之法,倒是臣多虑了。 臣必定认真完成整编、安置之事,绝不负监国所托!” 朱媺娖微笑颔首,“如此堵卿、章卿便先下船歇息吧。” 堵胤锡道:“事务紧急,臣怎好歇息,这便去找红提督商议将汰选过的左军带离江夏之事。” 堵胤锡要积极做事,朱媺娖当然不会拦着。 何况两人是一路坐船而来,倒也说不上奔波劳累。 于是便任由两人下船去往江夏城。灵灵吼的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