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6章 雾中大乱战 (第2/2页)
队根本无法铺展开阵势,因此两军就这样在阳平关前一直对峙了五十多天,却始终没有正式开战。 某日曹操突然传令退兵,贾诩对此有些迷惑,问道:“一仗未打,也不知敌军强弱,主公为何就要急于退兵?” 曹操笑着回道:“此关险要,敌军又日夜防备,急切间实在难以取胜。我因此故意做出退兵之状,使敌军松懈防备,然后分出一支轻骑抄袭其后,则必胜也!” 贾诩忍不住连连点头:“丞相神机妙策,不可测也!” 于是曹操一面假装大军撤离,一面则偷偷派夏侯渊和张郃分兵两路,各自带领三千轻骑,从山间小路绕行到了阳平关后方。 杨昂听到探马回报说曹军撤退,便和杨任商议,想要乘机领兵追击。 杨任却十分小心,说道:“曹操诡计多端,撤军之事又有些蹊跷,还是不要追击为好。” 杨昂却不以为然:“你若不去,我独自领兵前往便是。” 杨任苦苦劝他改变主意,杨昂却一概不听,只留下一些人马守关,自己带领五个营寨的兵马,沿着曹军撤退方向一路狂追。 这样一连追了两天,却还是没能摸到曹军的尾巴,第三天上突然天降大雾,雾气浓厚得如同蒸腾的水汽一般,根本没有办法继续行军,杨昂只能下令军队就地驻扎...... 夏侯渊领着三千骑兵在山间前行,谁知恰好遇见大雾弥漫,因为对路径不熟,走着走着就渐渐离开了预定路线,也不知道究竟行军到了什么地方。 突然间在前面负责开路的斥候来报,不远处的雾气之中有人喊马嘶之声,不知道究竟是友军还是敌军。 夏侯渊心里也是有些懵懂,当即带领军队上前查看,果然雾气之中,隐隐约约有许多营寨分布在密林之中。 原来他不知不觉中,已经带领军队绕到了阳平关后方的敌军营寨附近。 对面的张鲁军队想不到曹军会摸到后方来,看见一支骑兵队伍从雾气中走向营寨,也看不清楚具体的旗帜服饰,想当然地以为是杨昂带领追击的军队回来了,急忙打开寨门迎接。 曹军由此一拥而入,夏侯渊一看敌军营寨中留守的士兵极少,当即带着三千骑兵四处放起火来。 冲天而起的火光驱散了附近的雾霾,也使得留守的张鲁军士兵方寸大乱,纷纷寻找出路四散奔逃。 留守在营寨里的杨任振奋精神,试图带领剩余不多的部队负隅顽抗,却被夏侯渊打得落花流水。 不久之后张郃也领兵赶到,两边夹击之下,杨任更加抵挡不住,于是只能拼老命杀出一条血路,往南郑方向退走了。 此时追击曹军一无所获的杨昂终于领兵回转,然而营寨已经被夏侯渊和张郃占领,他当即挥军强攻,想要重新把营寨抢回来。 双方就此展开了一连三天的激战,夏侯渊和张郃倚靠营寨的地利,牢牢挡住了杨昂军队的去路。 此时曹操的大军又去而复返,就在杨昂军队的后方发起了进攻,这一来杨昂被前后夹攻,走投无路之下被杀得丢盔弃甲,最后在乱军中被张郃结束了性命。 败讯很快传回阳平关,主将张卫闻讯之后大惊失色,竟然做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逃跑。 他明明手里还有上万兵马,完全可以依靠阳平关的险峻地形阻击曹军,然而这位张大将军偏偏就不管不顾地丢下一切,飞马跑回了哥哥张鲁所在的南郑城.......策冠才的秃笔三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