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4章 瘟疫来了(11) (第2/2页)
时候只费力气不费脑子? 她知道蒋绍是故意的,这个男人别看他粗,却是个粗中有细的,看看,又给老婆喂了吃食,还收获了一波人心。 等孙芸吃完,远处廊下被拦着的士兵才被放开,那士兵跑来跟孙芸说,某个病房的重症患者又出问题了。 孙芸连忙赶去。 是他命人拦着报信的士兵的。 他装作无意地对身边的人道:“好好盯着孙大夫,该吃的时候要提醒她吃,该歇会儿的时候要提醒她歇会儿。 这样虽然可能会耽误个把病人,但是,若把她给累病了,耽误的就是整个军医馆的病人!” “是!”蒋绍身边的亲兵声音嘹亮地应下。 周遭听见这话的士兵也赞同地点头,孙大夫又不是铁打的,她要是累垮了,军医营可不就得被耽误了么。. 至于那些太医和医助…… 毫不客气地说,两三个太医才抵得上一个孙大夫。 倒不是说太医的医术比不上孙芸,而是他们骨子里深刻印下来的看病的方式方法和规矩都已经定型了。 一时半会儿是改不了的,故而看诊的节奏比较慢。 毕竟他们这一辈子都是给贵人看病,给个药方都是琢磨了又琢磨的。 你现在就是拿根儿鞭子在他们身边催促,他们的节奏也快不了哪儿去。 好比他们一来就质疑孙芸简单粗暴的用药药量,孙芸这么做的确有弊端,但病人太多,不这么做,多少人都会因为没及时喝上药而病死。 像有些重症的病人需要改药方,增添一两味药,孙芸都是吩咐医助直接去舀一罐子三号药汤,然后把增加的药扔进去大火猛煮,最多煮上一刻钟就得给病人灌下去。 而太医则是吩咐医助或者是药童重新抓药,按照宫里的规矩来熬药。 这也是周太医疑惑的地方,为何孙芸一个女大夫,带着少量的医助,也能将军医馆乃至整个军营都玩儿转的原因所在。 “大人,各县都告急了。” “都在请求知府衙门派大夫和药去!” 地方上的文书如今送不到知府衙门去,因为知府衙门已经整个儿阵亡了。 便是还有文官没死,那也在病中。 故而这些文书都送到了陈松林这里来。 陈松林沉吟片刻,便道:“去将孙大夫请来!” 手下忙跑去找孙芸。 孙芸正在给一个重症扎针,见陈松林身边的人来了,不等他说话就道:“等我一会儿,马上就好!” 她扎完针之后就吩咐医助:“一刻钟之后将针取下来消毒!” 医助应下。 “再有需要抢救的,就去找太医。” 她匆匆离开病房,洗手换了衣服和面巾才跟陈松林的人走。 “民妇见过陈大人!”她还没有正式诰命,在陈松林面前自然是自称民妇。 “孙大夫不必多礼,快请坐!”时间宝贵得很,陈松林直接说重点。 孙芸听他说了之后就道:“先前从平城救出来的大夫有几个痊愈了,大人不妨派他们带些药材去下面的县城。” “我想朝廷那头的药材应该也快到了,便是京城的几个仓库被毁了,京城周边的县城被买空,大周这么大,那幕后的人恐怕还没有那个财力将所有地方的药才都买空……”柴宝的嫁给残疾糙汉后,我儿女双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