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片乳晕色泽匀称形状浑圆,俏生生的嫩红 乳头硬挺挺地翘着 (第8/11页)
斯嘉敢打赌,那男孩肯定记得。他总是很擅长记这些看上去极琐碎,实 际上却很有用的事。 不光是修车师傅,还有保安、宿舍管理员、报亭老板、小食店服务员、学校 食堂的打饭师傅、理发店的理发师傅……他总是认得好多人,记得每个人叫什么, 与他们热络地寒暄,而且也总能得到他们的热情回应。看得出来,他们之间是真 的熟,不是套路似的客气。 更别说自己学院的那些队员们,和自己一起为他们做后勤保障的学生会干部 们。宋斯嘉甚至都基本确定,那个开他们玩笑的学姐,心底也是有几分喜欢那男 孩的,虽说真论起来,他是低了她一届的学弟——当然单纯从气质来看,说他比 她高一届更有人信。 说来也怪,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和这男孩聊起来。 他好像有一种奇妙的魅力,只要他愿意,总能得到别人的真心相待。 就像特色餐厅里那个卖面的女孩儿,比自己大了一两岁的样子。每当那男孩 到她的窗口点餐时,几乎都不用说话,只需要把钱递进去,女孩就知道他今天要 吃什么面。如果他要了份炖鸡面,去他碗里捞一捞,保险能捞出个鸡腿,分量比 别人点的同样的面要足好多。 明明大家都是学生,也就是走进走出付钱点餐的交情好不好? 也不知道男孩这份到哪儿都能交到朋友,和谁都能说上话的本事是怎么练就 的。这也曾是宋斯嘉对他最服气的地方。 过了三点了,宋斯嘉决定回家。刚走出校门,包里的手机就发出声响,有人 在微信里和她说话。 宋斯嘉苦笑,就她逛母校校园的这两三个小时里,手机响过好多次。是同一 个人在给她发信。 这次肯定还是他:她的新同事方宏哲。 对这个新来的中年教授超越常人的热情,宋斯嘉暂时说不上厌烦,但确实已 经有些苦恼了。 方宏哲,四十四五岁的年纪,中等个子,微胖,很有学者派头。今年年初, 他从原本供职的高校辞职。五月份来到宋斯嘉任教的大学,成为她的新同事。他 32岁成为副教授,39岁晋升教授;已经着有五本专着,其中有两本很有些反 响; 也与其他学者合编过两本教材,其中有一本在业内也有好评;几年前他曾去 英国做过两年的访问学者。 就搞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而言,方宏哲有一份相当拿得出手的履历,而且也 正处在做学问最好的年华。 他入职时间不长,到现在满打满算还不到半年。高校教师不像中学老师,整 天都待在一个教研组,宋斯嘉对他其实并没多少了解。只是他们不光是同一个学 院的老师,也身处同一个课题项目组,来往还是比其他老师要多一些。 方宏哲是课题组老大亲自挖过来的,对他自然抱有很大的期望。他本就有带 研究生的资格,只是因为转校没多久,暂时还没有哪个研究生跟他,所以与其他 相同资历的老师相比,能使唤的人手自然就不够。课题组老大特意吩咐宋斯嘉平 时在一些繁杂事务上多帮他一些。 没办法,谁让宋斯嘉在课题组目前的教师队伍中,算是小字辈呢! 国庆节前那个一连开了两天的学术会议,同为东道主学者,宋斯嘉和方宏哲 一起又搞接待,又作学术报告,交流不少,倒比过去熟了一些。 自那之后,这位方老师就开始热情地联系自己。每天都会在微信上发给她许 多留言,对她在朋友圈里的每一条记录都会评论,还经常转发一些文章给她。他 的有些话题与工作有关,更多却只是闲聊,涉及诸如兴趣爱好、生活态度等个人 话题,甚至有些在宋斯嘉看来等于没话找话。 宋斯嘉其实根本就没有任何工作之外和方宏哲有更多交流的想法,只是出于 礼貌,回复了他几句。他好像也没有察觉到宋斯嘉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的冷淡, 完全没有收敛的意思,这就难免让宋斯嘉感到有些烦恼。现在她基本上收到六七 条留言,才会简短地回上一句,希望对方终于能明白自己的意思吧。 算了,大概这人本性就是如此,自来熟,不认生,喜欢和人打交道。 宋斯嘉懒得再去多想。 抬头望着渐渐细密起来的雨丝,宋斯嘉突然有了一种想走入雨中的小冲动。 当然,只是想想而已。她还在月经期间,怎么会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